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梦安居》

相片来源:香港房屋协会

香港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经济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再加上广东省大量难民涌入,住屋严重不足。很多人无家可归,被迫露宿街头甚至野外,惨不忍睹。


1948年4月17日,当时的圣公会何明华会督,联同多位社会贤达,包括关祖尧爵士、张家维先生、陈乙明先生等成立了香港房屋协会,以一个非牟利的民间组织,协助基层市民解决住屋的问题;直至现在房协也是以这个宗旨服务香港。

房协在1952年开始获香港政府以低於市价批出土地,兴建大型屋邨供低收入人士入住。全港首个廉租屋邨,是房协於1952年落成的深水埗「 上李屋 」(现已重建为「乐年花园」),亦是首个设有独立厨房和厕所的屋邨。

很多房协屋邨都以创会委员的名字来命名,以纪念他们的贡献,包括筲箕湾「明华大厦」、葵涌「祖尧邨」、红磡「家维邨」、沙田「乙明邨」等。现时房协辖下共有20个出租屋邨约32,600个单位,住户人数约86,000人。


香港建造学院院长黄君华博士与家人在1962年搬入明华大厦,是第一批入住的居民。回想童年往事,院长最深刻是当年家中没有冷气,每到夏天晚上,他和左邻右里齐齐搬帆布床到楼梯大堂睡觉的日子。中学时入选篮球队的院长又提到设在走廊尽头的晒衣房,在他和邻居的创意下变成「篮球场」。把篮球射过挂「衣裳竹」的栏杆,练习百步穿杨的技术。希望在他的带领下,建造学院可以创出辉煌成绩。

相片来源:香港房屋协会

房协於90年代开始推行「夹心阶层住屋计划」,包括青衣「宏福花园」、鸭脷洲「悦海华庭」等;又在1999年开展「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分别有将军澳的「乐颐居」及牛头角的「彩颐居」。2002年起参与市区重建项目,如深水埗的「喜雅」等「大四喜」系列屋苑。


房协的委员来自各行各业,有银行家、会计师、社工、律师、医生等,亦有很多是房地产发展、建筑和物业管理的专家。大家都是以义工形式,与房协管理团队同心协力解决香港重中之重的老问题 ── 房屋。


我於2005年成为房协监事会委员,开始参与房协的工作。在2008年加入执行委员会,我们成立了一个建筑小组,协助检视各个发展项目的设计、用料等等;在施工期间定期到工地视察进度和品质,相信现时居住於北角丹拿山长者屋苑「隽悦」的老人家、筲箕湾「乐融轩」、深水埗「喜」字系列屋苑的住户应该感到满意。其实众多设计中,我最喜欢的间格是在天水围湿地公园旁发展的低密度长者屋苑,但可惜因为要保护雀鸟免受骚扰,政府部门对建筑过程有严格的要求,以致建筑成本增加,破碎了我与雀鸟共眠的长者安居梦。

今年是房协成立70周年的大日子。房协向辖下每个出租屋邨单位成员派发70元购物券「利是」,可在房协旗下商户使用,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好安排。


房协是70年前因为香港的房屋问题而成立,可惜70年後这个老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陈家驹
前建造业议会主席
2018年4月30日

最后更新:2018-07-19 19: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