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转化科研成果 建构无限可能》

《转化科研成果 建构无限可能》

香港的科研机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材料技术及智能建造设计蕴含跨界合作及商业潜力,建造业同仁应积极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至工地应用,不仅提升建筑效率与质素,亦为构建可持续和宜居城市释放无限可能。

赋能纳米建材提升公营房屋建筑效率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出席议会八月份的《香港建造新视野》活动,以「筑可能,构未来」为题讲解多项本地科研与建筑交汇的成果,以及海外考察绿色建筑及社会房屋项目的见闻。

房委会与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NAMI)共同开发「智易扣」,它是专为推动组装合成建筑(MiC)研发的创新墙体连接技术,已分别注册中国内地及香港专利。「智易扣」的连接方式确保墙体结构稳定与耐用,减少安装误差引致的潜在风险,提高建筑物的长期使用效益。它的模组化与精准设计,让施工人员迅速及安全地完成墙体连接,显著提升效率,缩短工期,节省成本,更可增加室内可用空间。它将于第二代「组装合成」的公营房屋项目应用,进一步简化现场施工程序,加快本地房屋供应。这项设计亦适用于建造私人住宅,获商业授权便可使用。一个创新设计足以带来良好的连锁效应,使公私营项目均能受惠,带动整个行业更安全、更环保地可持续发展。

NAMI 亦有研发以低密度兼高强度著称的「高强度轻质混凝土」,它比传统混凝土轻近三成,能够减轻建筑重量及地基尺寸要求,减省大量运输及地基建造的成本。它拥有优良的隔热、吸音及耐火性能,适用于组装合成建筑的楼板和墙板,有效改善能源效益与室内环境质素。现时技术已经成熟,具备量产条件。

演讲中亦提及房屋局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ASTRI)、香港大学、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 (HKCRC) 的合作,全都教人耳目一新,资讯量甚丰,出席者均满截而归。

「未来建造中心」提倡安全智慧工地

何局长当日亦有参观位于香港建造学院九龙湾院校的「未来建造中心」(中心)。当中「安全智慧工地系统专区」展示中央智能管理平台、人工智能警报系统等 4S 装备,提供智能安全帽、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予参观者试用,让访客全方位感受。

安全智慧工地系统的设备日新月异,当日议会同事展示多款监察录像系统及感测器,例如由边缘运算 (edge computing) 支撑的录像系统 ,如何减少延迟和频宽占用;亦展示具备即时模糊人脸功能的影像系统 , 可供需要顾及私隐的情景使用。「未来建造中心」尚有人工智能 、沉浸式模拟实境、 机械人、 数码分身展专区,欢迎业界人士预约参观,议会同事必定乐意为各位示范最新建造科技!

「建造业安全周2025」智爱.尽责

发展局与议会合办的「建造业安全周2025」 活动于上星期圆满举行,与会者包括政府部门、雇主、顾问、承建商和分包商、安全主任、工地监工、工人权益组织等代表 。安全周亦安排「安全智慧工地」系统展览及工地参观, 让与会者在真实环境体验新科技对提升安全的实效。

今年活动主题「智爱‧尽责」提醒我们要以智慧和关爱推动安全文化,确保工地安全。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在开幕礼时以「智、仁、勇 」回应活动主题,「『勇』是勇敢,是我们面对挑战时无畏的精神,包含勇于承担责任的决心,亦包含勇于指正。 」她强调要培养正向、坚实、勇于承担的工地安全文化,不应让冒险及走捷径的心态萌芽。

我在研讨会与不同持份者交流,听到不少以新颖角度探讨安全文化的课题,例如中电代表指出透过跨企业协作汇聚众智,多家企业共享安全知识,同心联手减低系统性的安全风险。房协代表亦讲解在多个工地营造协作、共融与关爱工地文化,增强工友归属感的心得。港铁代表也点出令工友想要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发展局和议会合作推出的「安全智慧工地系统标籤计划」,已有600多个工地地盘获得标籤,数字节节上升,我想提醒有意申请的机构留意在本年内申请可获豁免申请费用,请尽早申请及部署,让工友快乐上班 ,平安回家。

渠务署强力排洪机械人  快速应对极端天气

上月香港受连场黑色暴雨影响,导致部份地区曾经严重水浸。我从新闻片段看到渠务署出动多部强力排水机械人解困,快达 1 小时内完成清理积水。作为香港市民,我衷心欣赏渠务署团队及相关人员的努力!

「龙吸水」无线遥控机械人,机身配有高流量自吸式水泵,懂得上楼梯和爬斜坡,足以在复杂地势应用,每小时排水流量最高可达800立方米,即大约三分之一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更可连续运作长达八小时。

排水机械人快速建功,科技的力量固然重要,但事前妥善部署及深思熟虑更为关键。公开资料显示渠务署早于今年四月从内地购入排洪机械人,并安排人员接受操作训练及演练。署方亦制订启用机制,当水位升至特定水平便考虑出动机械人。大雨将至之前,已派出紧急应变队伍检查和清理渠道,预先管理重大风险的位置。 

气候变化无常难料,然而人类并非只可听天由命。这个案例对我们日常工作颇有启发,人机协作若然准备充份及运用得宜,绝对有助解决各样难题,甚至保障生命和财产。

未来已来 ,我呼吁业界的领袖及管理人员积极支持在工地试用各类新科技,择优而取,创出更多全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亦为工友营造无忧无虑的安全工作环境 。

何安诚教授工程师
主席
2025年9月1日

最后更新:2025-09-01 14: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