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文凭试于上月中放榜,几万位青年人踏入人生新阶段。建造业的产业链由多个环节组成,从专案规划、设计、施工到维护等各个阶段都需要人才加入,不论就业或升学,本地建造业都为年青人大开欢迎之门。
上月初的「学与教博览2025」为教育界盛事,当中由发展局及建造业议会 (议会)主办的「基建 x 教育」展览获得教育局全力支持,吸引逾两万人次参观。展览首次将基建项目融合科学原理同科技知识,学生用建造业实例边玩边学STEAM。我参观了「建造业职涯探索区」,展览介绍业界各个专业范畴、工作情况、晋升阶梯及发展前景,对学生规划职涯甚有帮助。
议会、发展局、工务部门、建造业界及教育界早前亦联手推出「STEAM UP 想建理」学与教材料,反应不俗,现时已有237间中小学报名参与,稍后将陆续推广至全港约1,000间中小学在2025/26新学年使用。
在人工智能世代,学习不应只是传递知识,学习历程要从提问起始,层层递进,直至学以致用方算完成。学与教材料旨在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实地考察,发掘题材建构主题及理想蓝图,然后创作和实践。教材共有九套,涵盖楼宇建筑、测量、规划、园境及工程等课题, 把本地重要基建及历史建筑的设计概念与 STEAM ( 科学、科技、工程、艺术、数学)教学连结,配备可操作的游戏及实验教案、故事书、游戏及电子学习平台,解说清晰易明,叙事方式生动有趣,让学生从玩耍中学习以及运用工具「动手做」。项目将推出更多内容,包括开设实体的STEAM 学习资源中心,亦会邀请工程师、建筑师及测量师等专业人士走进课堂亲身向学生分享实际工程案例。。我对这套教材爱不释手,诚意推介全港师生使用。
由议会精心策划的「建筑机械人比赛暨展览」于7月初完成比赛部分,吸引24间公司带来机械人于六大机械人项目比赛,包括:钻孔机械人、焊接机械人、物料搬运机械人、油漆机械人、建筑机械狗及建筑无人机。比赛中,参赛机械人完美展示机械人的效率、安全性、适应能力和技术先进性,以及在关键建造工序的应用能力。展览部分昨天已经开始,大家可以把握时间于今明两日前往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欣赏超过15款先进机械人示范,包括适用焊接、钻孔、地面整平、抹灰等尖端机械人,让业界人士及公众一窥建筑机械人的最新面貌。活动的「建设未来:建筑机械人」论坛亦邀得全球知名机械人专家分享知识和经验,其中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袁烽教授分享了训练机械人、利用机械人克服自然环境挑战和配合数码分身技术提高生产力的珍贵经验。东巴伐利亚雷根斯堡应用技术大学教授Thomas LINNER 亦建议业界在设计时将机械人加入考量,将工地逐步变成一个工厂以提升生产力。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周蔚先生亦期待三地产学研各方强化合作,打破地域壁垒与行业界限,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开拓等方面紧密联动。
活动的另一焦点「建筑机械人挑战赛」亦吸引14间学校参加,学生们利用主办方提供或自行预备的机械人系统,制作及编程机械人系统,完成建造工地相关的挑战任务,过程有趣又刺激。我在现场看到年青一代操控机械人时如臂使指,就知道我们正逐步扭转公众对建造业的刻板印象。有一班创意无限的年青建筑人,实在是建造业之福。
香港建造学院顺应行业发展所需亦推出「焊接机械人应用专业证书」和「油漆机械人应用证书」等兼读制课程,适合具备中工资历的工友报读。 课程让学员掌握机械人操作技巧及安全知识,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操作风险,同时有助学员蜕变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建造业年青一代善用科技、勇于挑战难题。日前我就见证了充满活力的工程团队采用「全跨度桥樑吊装方法」顺利完成连接落马洲路与粉岭公路/新田公路的连接路架空桥樑,即表示河套区的主要行车桥「ST01连接路」的架空结构全部完成,这是香港建造业在创新、安全与可持续性方面的里程碑。
「ST01连接路」横跨有10条行车线,车流繁多,地势复杂,加上夜间施工时间紧迫,挑战甚钜。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西拓展处、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和艾奕康顾问有限公司组成的工程团队,综合运用「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elf-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ers) 运送桥樑主体,并以「铰索吊装系统」(Strand-jack Lifting System) 吊装桥樑主体,再配合「伸缩横樑支撑系统」(Telescopic Supporting Beam System) 稳固预应力混凝土桥身。这套创新建造方法克服重重难关,成效卓著。相较使用传统的双臂浇筑法,采用此方法锐减90%封路次数,减少对市民的影响;减少80%高空作业,降低施工风险;减少临时交通安排以及重型机械作业,使碳排放大降30%;减省约25%的施工时间。这项工程亦充分运用建筑信息模拟、无人机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扩增实境等数码技术,集大成于一身,正是业界善用科技的典范。当日我目睹在场的从业员流露的自豪感,溢于言表,那些自信满足的笑容仍令我深深感动。
媒体报导今年有文凭试十优状元分享读书及应试心得,他强调成功没有捷径,必须勤于复习,检讨己过,避免重复犯错,「有唔明一定要问」,这正与议会提倡的建造安全理念不谋而合——安全无捷径,必须完成安全培训,检视失误及落实预防措施。
上月举行的「生命第一 行出安全」网上研讨会由议会与工联职安健协会合办,超过 3,800 业界人士参与。多位讲者齐心推动「建筑设计安全」,细心解释应用实例及良好作业方式,强调事在人为,养成安全习惯非难事。
建造业已绝非昔日传统行业,而是结合创新科技、绿色技术的产业。香港正迈向智慧城市,加上基建先行的规划方针,求才若渴,此时正是入行及修读相关课程的大好时机。学生若按自身兴趣和专长选读相关课程,家长绝对可以放心。建造业是专业严谨的行业,工种多元化,无论设计师、工程师、专业工匠、管理人员都能闯出一片天地,而香港就是大展身手的好地方!
最后更新:2025-08-01 10: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