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匠人精神.心技魂行》

在建造业的世界里,「匠人精神」的意味深远,它不仅代表个人对工艺精益求精的执著,更包含敬业乐业的热忱,并可推及至个人对整个行业、社会及国家的承担。议会近年积极培养本地从业员的匠人精神,丰盛他们的思想、提升其专业技艺,从行为、技巧、心态与思想四个维度出发,建立系统性的培育框架,务求使新一代建筑人才德兼备。

匠心:追求卓越 关顾仁爱

6月的「香港建造新视野」活动,我们邀得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女士强调创新思维对建造业的重要性。面对人手短缺、工序复杂、成本上升等挑战,她鼓励建造业界必须灵活运用创新科技,提升基建项目管理质素与施工效率。

局长分享落马洲河套区工程的经验,指青山公路洲头段地形复杂,为了提高效率及减少对环境与社区的干扰,项目首次采用全跨度吊装技术,将大型桥樑结构预制后整条吊上桥墩装嵌,大幅减少夜间施工、封路次数和施工时间,成功减少对道路使用者的影响,体现创新技术在大型基建项目中的实际效益。

另一方面,政府去年将「低空经济」纳入施政报告,我亦呼吁业界积极探索无人机在建造监测和工地巡查等方面的应用,有助提升工地安全与管理效率,尤其在偏远或高风险的地点更具优势。议会亦正研究培训从业员使用无人机,并将这些创新技术纳入标准施工流程,推动智慧建造全面落地。

议会同时亦诚意邀请各位对智慧建造有兴趣的建筑人前来于香港建造学院-九龙湾院校的「未来建造中心」参观,了解建造业先进技能和知识,把握建造业转型革新的先机。上月底,住房城乡建设部代表亦参观了「未来建造中心」并对中心给予非常好的评价。

创新是思维的转变,议会将继续与政府及业界携手,推广创新科技应用及营造适合试验场景,促进智慧建造。

匠技:持续进修 精益求精

建造业的根基在于技术,而安全技术更是重中之重。香港建造学院刚推出全港首个「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操作安全训练证书课程」,正是回应业界对高空作业安全的迫切需求。移动式升降平台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及维修工程,然而过往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与培训制度。新课程正好填补这个空白,提升操作安全与效率,培养安全为本的工地文化。香港建造学院预计每年可培训超过18,000人,为业界培育具备专业技术与安全意识的建造人才,保障工友的安全。

课程内容包括设备操作步骤、相关法规、动态风险评估、个人防护装备 (PPE) 使用等,并引入模拟训练与实地操作,让学员在模拟真实情境中熟习环境,预视工地实际操作情况,尽快学以致用及适应工地多变的环境。课程融合理论与实习,涵盖标准操作程序、风险管理技巧及安全智慧工地系统(4S)应用,为从业员提供全面的安全训练。为便利少数族裔参与,课程更设有英语班,体现建造业的多元共融精神。

匠魂:处事严谨 敬业乐业

匠人必须对工艺质素执著和尊重自己。建造业议会每两年举办「杰出学徒选举」表扬在技术、知识与态度上表现卓越的学徒,鼓励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建造业,促进匠魂薪传。今年第四届「杰出学徒选举」监工学徒组别和工匠学徒组别一共有10位得奖人。得奖学徒不仅技术纯熟,更展现出积极进取、乐于学习的态度以及严谨的安全意识,是业界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前线管理人是工地各个岗位的桥樑,连系设计与施工、管理与执行,确保项目顺利、安全、高效地完成。他们的专业精神与领导能力,足以影响各地各个团队成员的日常工作情况,表现出色者绝对值得我们大力表扬。议会今年首设的「杰出前线管理人大奖」嘉许在工地管理、团队领导及安全推动方面表现出色的前线管理人员。奖项设置涵盖不同工地角色,包括承建商的前线管工、承造商和分包商的打理人及工头,体现建造业多元岗位的价值与贡献;同时亦设置单项优异奖,表扬前线管理人员在行业管理、专业发展、推动安全以及社会贡献表现卓越的同业。

奖项不仅是对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整个行业敬业者的肯定。议会希望透过表扬优秀人才,推动业界实践最佳作业方式,建立正向文化,让匠魂精神在每一个建筑细节中彰显。

匠行:先试先行 心怀家国

议会一直积极推动跨境协作,促进大湾区内建造技术交流。上月一连6日议会协办「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周(MiC Week)。我与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女士、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勇先生作为主礼嘉宾,见证大湾区建造业持份者一起探索环保高效的 MiC 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潜力。发展局与议会在当日共同发布首份「组装合成」年度需求预测,预计从今年起至2030年完工之「组装合成」楼面面积约250万平方米。为应对庞大需求与技术升级,议会已著手构建「全周期MiC / MiMEP培训体系」,让行业人力资源足以应付所需。

我亦在香港大学与模块组合建造实验室举办的「组装合成」模组建造国际会议:MiC新范式 ,担任会议专题讨论的主持人。香港的 MiC 发展不仅在本地项目中取得突破,更逐步成为区域内的典范。我相信透过议会的推动,香港与内地在标准制定、技术交流及人才培训方面日益紧密,为建造业注入新动能,并为全球建造业提供可借鑑的成功经验。

从国际视野到本地实践,从技术培训到创新应用,从人才培育到精神传承,议会不懈推动行业迈向更高的专业水平与社会价值。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业界携手同行,筑城有道,匠心不息,为香港建造业开创更亮丽的明天。

何安诚教授工程师
主席
2025年7月2日

最后更新:2025-07-02 14: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