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會八仙》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喲……」《康定情歌》讓我記起多年前,騎着馬馳騁於上水雙魚河附近山野的明媚風光,也激發起我登山遠足的衝動。

上週末趁着天氣清涼,決定重遊號稱本港最具挑戰性的八仙嶺山脈。從沙螺洞起步,經鶴藪水塘,上屏風山,經黃嶺再闖八仙嶺,經仙姑峰下山到大尾篤收隊。沿途山巒起伏,落完又上,上完又落,全長接近15公里。當日天朗氣清,能清楚看到沙頭角海和鹿頸、吊燈籠和印洲塘、船灣淡水湖和赤門海峽;遠如蚺蛇尖、馬鞍山和大帽山也可以盡收眼底。相比瑞士的湖光山色,也毫不失禮。

中學時參加了「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 (即現時的「香港青年獎勵計劃」),遇上了當時該計劃的總幹事趙潤濤先生,一位充滿熱誠的青年工作者。他待我們親如子姪,常帶我們走進香港的郊野尋幽探勝,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們的一生。那些年,我們的週末和假期盡在山野間度過;雖然沒有豪華遊艇,但獨木舟也能讓我們遊遍西貢各美麗海灣。

1965年的平安夜特別寒冷,最低氣溫不到10度。那晚我們在元朗大棠參加「夜山」訓練,但學藝未精,在山上迷途,被迫在一塊大石上露宿一宵,天光後才步行回到營地報到。當晚不獨寒冷,還下着毛毛細雨,只靠身上的二手軍用雨衣,四個年青人瑟縮一起,互相支持,熬過了難忘一夜;我們四人日後亦成為了好朋友。

另一則不一樣的經歷發生在1970年左右的夏天,我們從西貢基地划獨木舟至美麗的浪茄灣露營。兩天後天氣突然轉壞,決定提早結束及回航,但風浪太大,還沒有穿過破邊洲已有數隻獨木舟被吹翻,我們被迫折返。風雨交加下,只好到當時荒廢了的浪茄天主教堂暫避,天光後再派人步行到西貢報警,由水警輪拯救我們脫險。

於1971年趁着萬宜水庫大壩合龍前,組織了「雙龍出海跨官門」的大製作歷史性活動。官門水道 ── 即現時的萬宜水庫東壩附近,兩岸距離最狹窄的地方不到一千公呎,潮退時水深只及腰,可以涉水橫渡。1,200人分成兩路,一隊由北潭涌出發,另一隊由糧船灣出發。兩隊在水道中流會合,人鏈駁通兩岸,蔚為奇觀。是當年香港旅行界的盛事,亦是空前絕後的創舉。

香港的郊野非常美麗,有山有水;最難能可貴的是從鬧市出發,不用長途跋涉便可以享受大自然美景。我於90年代出任戴麟趾爵士康樂基金委員會主席時,推出「享受郊野計劃」,鼓勵市民體驗和享受郊野的樂趣。建造業議會現時推行的「建造業運動及義工計劃」,鼓勵建造業從業員參與體育運動和義務工作,也是同一理念。

大家不妨趁聖誕假期享受一下世界聞名的麥理浩徑或龍脊的漂亮景色,一起慶祝香港郊野公園成立40周年。在親親大自然時,也緊記要保持郊野公園清潔和寧靜,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預祝各位聖誕快樂!

陳家駒
前建造業議會主席
2017年12月15日

最後更新:2018-07-19 19: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