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不平凡的六年》

我出任建造業議會主席的六年任期,在本月底便會完結,現在是回顧過去工作的好時間。多年來反對派一直阻撓政府正常運作,在2019年更有人發動顏色革命,破壞社會安寧;在過去兩年再遇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連串的人禍天災,讓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CIC和建造業界與香港並肩同行,也經歷了不平凡的六年。

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建造業採取了主動出擊的策略。2020年底,在發展局支持下,CIC聯同香港建造商會發起「建造業關愛工地防疫檢測服務計劃」,要求所有在地盤工作人士必須持有效陰性證明上班,再而積極鼓勵建築人接種疫苗,為其他行業起了帶頭作用;去年更為已接種疫苗的註冊建造業工人提供大抽獎,以作鼓勵。因為建造業界的防疫工作做得有效,再加上立法會恢復正常運作,順利審批工務工程,建造業很早便已經全面復工,在新工程項目開工的人數比過去兩年還要高。估計未來十年建造業也會保持興旺,總工程量每年將達3,000 億港元,有業界領袖擔心將會出現「哽死」的現象。

「組裝合成」建築法 MiC

CIC在過去幾年投放了大量資源在香港推動MiC  ── 「組裝合成」建築法,因為MiC可以徹底改善建造業的運作。隨著百勝角消防處已婚人員宿舍、創新斗室(InnoCell)、各個過渡性房屋、檢疫中心、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和其他先導項目的成功落成,證明了MiC是適合在香港廣泛採用的。發展局、CIC和所有積極參與推動MiC成功在香港落地的有心人都應該感到自豪,大家對香港建造業改革、工地安全和環境保護作出了很大貢獻,是一班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CIC組織了多次與MiC有關的本地及海外參觀考察、工作坊及研討會等,繼2018和2019年,CIC在2021年9月舉辦了第三屆「組裝合成」建築法國際研討會,與世界各地的MiC專家交流心得,確立香港在「國際MiC社會」的地位。

很多建築人也認同,在香港建造業市場中,MiC 技術是非常適合被採用於興建公共房屋,既可以協助解決愈來愈嚴重的房屋供應問題,也可以為香港建立一個有活力的MiC營商環境,推動建造業改革,一舉兩得;可惜到現時為止,大家期待已久的首幢MiC公屋,仍然是芳踪杳杳。

香港建造學院

為了配合社會和經濟的發展,CIC在2016年開始著手改革由建造業訓練局承傳下來的建造業培訓工作,並於2018年正式成立香港建造學院,邀請李焯芬教授擔任管理委員會主席,帶領團隊進行全方位改革,為建造學院注入教育管理元素。

經過四五年的努力,耗資近五億港元的香港建造學院優化工程已於2021年5月竣工,同學們可以在一個煥然一新和設備完善的校園環境接受培訓。

為前線建築工人和工地管理人員設計的資歷晉升階梯,很快便可以全面運作。很多課程已經成功獲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認證為香港資歷架構QF2、QF3和QF4的課程,只要同學們願意努力,畢業後便有機會進入大學。

註冊專門行業承造商制度

工人好、分包商好,建造業才會好。CIC在2019年成功建立了「註冊專門行業承造商制度」,為七個與結構安全、施工安全和公共安全有密切關係的行業,包括拆卸、釘板、扎鐵、混凝土、安裝預製構件、玻璃幕牆及棚架的分包商設立註冊要求,包括公司管理能力、施工能力,財政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和施工經驗;在2021年1月更加入誠信管理系統的註冊要求,與發展局的「認可公共工程承建商」和「認可公共工程物料供應商及專門承造商」的註冊要求互相呼應。泥水行業亦同時獲批准成為第八個接受監管的行業。

建造業議會學徒計劃

CIC在2019年推出「建造業議會認可技術專才培訓計劃」(ATP),即建造業議會學徒計劃,並於2021年3月設立「認可僱主名冊」,制定及執行僱主評核制度,加強規管參加學徒訓練計劃僱主所提供的在職訓練質素。在2021年10月舉辦的第二屆傑出學徒頒獎典禮和僱主嘉許禮中,大家對學徒計劃的認知和支持度也比以前提升,有接近一百位ATP學徒已經完成了培訓計劃成為大工。

整體來說,學徒計劃在香港工業界職業培訓並不普遍,但我們堅信這是工藝傳承的最佳方法,希望政府可以設立明確的學徒培訓政策,並在各行各業有系統地推行,為香港「再工業」做好人才儲備。

建築信息模擬技術 BIM

「建築信息模擬專責委員會」在2017年成立,先後與九間本港大專院校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將BIM納入其課程,已見成效。CIC在2019年推出建築信息模擬資歷認可及培訓課程認證計劃,以評核BIM從業員的能力及課程的質素。CIC現在不單是 BIM的推動者,更是BIM標準的制定機構;與主要持份者通力合作,制定及提升BIM標準,以符合本地業界的需求。於2020年引進國際資訊管理標準ISO 19650,發布《建築信息模擬標準──通用》(第二版)和其他BIM標準的更新版及相關的刊物,是香港BIM發展史上 的重要里程碑。數碼化是社會的未來,而BIM則是建造業數碼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21年11月初舉辦的第一屆「建造業議會數碼化大獎」頒獎典禮中,CIC公布了「建造業數碼化路線圖」,為建造業長遠發展做好準備。

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 CITAC

「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成立四年多,很多建築人也曾經到過 CITAC 參觀展覽或參加過由它主辦的國際建築科技研討會和海外考察。配合十億港元的「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整體來說今天香港的建築方法比以前進步、比以前工業化、比以前數碼化。

CITAC自疫情開始已舉辦了近60場與數碼科技相關的網上研討會,包括得到很大迴響的「數碼工程監督系統」系列及通用資料環境系列,吸引了超過四萬人次參加。於2019年建立了i-Club會員制,為業界人士提供一個協作創新解決方案的平台,現時有逾12,000名會員。期待香港建造業在明年舉辦的「建造創新博覽會」和「建造業議會創新獎」,繼續大放異彩。

提升建造業安全

改善建造業工地安全是一場停不了的奮鬥,除了要持續地向已經入行的工友宣傳安全訊息,也需要向即將投身建造業的生力軍,灌輸正確的安全意識和知識。香港建造學院在2019年於葵涌院校設立了「安全體驗訓練中心」,讓學員可以在安全情況下體驗各項危險工序,協助大家趨吉避凶;也推出了全新設計的兩日制「建造業安全基礎證書課程」,加強學員的建造安全知識和更重要的安全意識。

建造業工業意外死亡數字長期高企不下,反映建造業安全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假若再因循現有方法小修小補,只會事倍功半成效不大。到現時為止,MiC是最有效解決建造業安全的施工方法,儘量將工序搬到工廠去和檢討工業安全法例,達致建築安全人人有責,才是治本的方法。

環保建築

環境專責委員會在過去六年默默耕耘,在2019年建立「建造業議會碳評估工具」(CAT),協助業界有系統地量度建築用料及施工過程的碳足印,並提供網上碳評估基準服務,為香港的建築環境建立一個全面的「碳表現資料庫」,截至2021年11月,已經為300個項目進行評估。在2019年制定了「綠色產品認證」平台,以評估建築施工材料的環保表現。結合以上兩個量度標準和現有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CIC在去年11月推出「建造業議會可持續金融認證計劃」(SFCS),為建造業提供一個通用框架和簡易的評估系統,協助建造業及金融業合力推動香港成為亞洲領先的可持續發展金融中心,目前已經有18個項目取得認證,部分已成功與銀行配對,享受融資服務優惠。

健康關愛新形象

歷任的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對「建造業運動及義工計劃」(CISVP)鼎力支持,現任常秘劉俊傑在去年10月初上任後不久,便參與CISVP活動,到葵涌派發「魯班飯」,向基層送暖。

經過幾年的努力,現時很多建築公司、分包商、商會和專業團體,也成立了運動隊和義工隊,組織員工鍛煉身體、服務社會和參與CIC 的比賽活動,將整個行業年青起來、團結起來。

在疫症期間,CIC發起「建造業抗疫關愛行動」向業界募捐,籌得超過港幣四千萬元的善款及物資,協助需要接受檢疫隔離和不幸染上疫症的註冊建造業工人,提供即時的經濟援助和關愛支援。

每年由型男型女建築人化身模特兒,拍攝製作的「築動力量」慈善月曆,更是全城熱賣、網民熱話及OL恩物。

傑出承建商大獎

CIC成立的初心是要改善建造業的運作。要行業整體進步,便一定要建築公司和分包商公司管理做得好、有前瞻性、有良好的企業管治架構和程序,願意投資於科技和人才培訓。「傑出承建商大奬」(OCA)是以公司作為比賽單位,分為三個組別:「大型承建商」、「承建商」和「專門行業承造商」;根據發展局推動「建造業2.0」內的三大元素和現代企業管理非常重視的社會責任而制定出「企業創新獎」、「推動專業獎」、「行業年青奬」和「環境、社會及管治獎」。以「企業創新獎」為例,參賽者需要闡述公司的「創新政策」、怎樣在員工之間建立「創新文化」、怎樣積極運用新科技和所得到的成效。同樣地在「推動專業獎」部分,參賽者需要表明公司怎樣推動員工專業培訓及發展、在日常運作中怎樣實踐「專業」和協助提升香港建造業的專業水平。OCA是一場企業綜合實力的比較,講求公司政策、管治系統和成效,在每個參選組別中,整體表現最出色的承建商獲頒發「傑出承建商大獎」。

「建造業議會傑出承建商大獎」是香港建造業改革成果的大檢閱,正好為過去不平凡的六年劃上完美句號。

 

感恩

今年與我一起退下來的建造業議會成員還有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林世雄、建造業訓練委員會主席余世欽、註冊專門行業承造商制度專責委員會主席陳志超、建造業工人註冊委員會主席巫幹輝、環境專責委員會主席符展成、屋宇署署長余德祥、以及潘樹杰、黃若蘭、陳八根及羅康錦,香港建造學院管理委員會主席李焯芬教授也功成身退。

過去六年,香港建造業在很多領域都有所進步,是業界整體努力的成果。我衷心感謝CIC各級委員會成員的無私奉獻,發展局的政策支持和領導,業界商會、工會和專業團體的全力配合,以及CIC同事的不懈努力,感恩有機會與大家共事六年。

我由2017年1月開始定期發表「駒駒小事」網誌,報導議會的工作和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不經不覺,「駒駒小事」系列已經發表了120篇文章,這篇《不平凡的六年》,是我作為CIC主席最後一篇網誌,希望大家喜歡,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建造業議會的工作,一起建立一個安全、環保和高效的建造業。

 

感謝以下各建造業議會成員群策群力推動建造業改革,在不同範疇創優求進,攜手成就了不平凡的六年。

陳家駒 黎志華 潘樹杰
陳志超 賴旭輝 彭一邦
陳劍光 林健榮 潘嘉宏
陳八根 林秉康 潘樂祺
陳修杰 林世雄 黃智聰
張天祥 李秀琼 黃顯榮
莊堅烈 梁健文 黃健維
周聯僑 梁堅凝 黃仕進
朱沛坤 梁永基 黃若蘭
鍾國輝 李達偉 黃唯銘
符展成 羅康錦 鄔碩晉
馮宜萱 盧李愛蓮 楊光艷
何國鈞 巫幹輝 余世欽
何安誠 繆泰興 余錫萬
韓志強 伍新華 余德祥
關景輝 吳國群  
                                                                                                                                                                                                                                                                                                                                                                                                                                                                                                                                                                                                                                                                                                                       (排名以英文姓氏序)
陳家駒
前建造業議會主席
2022年1月14日

最後更新:2022-01-25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