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為下一代好》

香港在回歸祖國之前,曾經出現過大規模的移民潮。由1988年至1997年的十年期間,大約有五十萬香港人移居海外,大部分都是選擇到英美澳紐加,五眼聯盟的英語圈國家,很多都說是為下一代好。

在1997 年中國內地的 GDP 約是9616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七,經濟和社會建設剛剛起步,很多地方比較落後。過去廿多年中國發展一日千里,2020年它的GDP 高達14.72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國成功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很多方面已經超越香港,住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為背靠祖國,回歸後香港的經濟也有不錯的增長,比許多歐美國家發展得好;中國政府也堅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政策。很多早年移民的朋友,承認當年的決定未必完全正確,有不少早已回流香港,但付上不輕的代價,白白浪費了幾年黃金歲月和發展機會。堅持留在外國的港人,有很多也是懷才不遇,未能學以致用,鬱鬱不得志。

因為黑暴和國安法,在過去一兩年,港人移民外國的議題又再次熱熾起來,報章及電視看到很多外國樓盤和移民顧問的廣告。政府統計處在八月公布,過去一年淨移出的香港居民人數達75,300人,跟以前一樣,準備移民的朋友也說是為下一代好。

歸納過去廿年的經驗,中國的政治制度、治國之道和管冶能力,與英美五眼比較優勝太多了,加上它們的盲目反華政策和白人至上的傲慢本性,令我懷疑港人移民外國是否真的對下一代好?假若在數年後大家發覺在彼邦生活並不如意,需要舉家回流,孩子便錯過了好幾年在香港學習中文的機會,未必可以適應香港的教育制度。在未來社會,不能掌握良好的中國語文書寫和溝通能力,對事業發展的影響不言而喻。

假若勉強繼續留在外國生活,不獨犧牲了自己,孩子也未必可以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做個真正的「本地人」,害了他們做一世二等公民,那又何苦呢?

大家緊守崗位,努力工作,做好香港,才是真的為下一代好。

錄像來源:港人講地

陳家駒
前建造業議會主席
2021年9月1日

最後更新:2021-09-01 09: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