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Mi無極限》

早前政府公布截至本年3月,共有147,500宗公屋一般申請,平均輪候時間增至6.1年,創24年來新高。土地房屋問題一直是歷屆特區政府最迫切要處理的民生問題,如何改善住屋,讓香港告別劏房、籠屋,將會是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首要工作。

上行下效  推動創新

建造業議會自2016年起積極向政府及業界推動創新科技,當中包括建築信息模擬(BIM)、「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裝配式設計(DfMA)及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等。

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年曾任發展局局長,對建造業十分熟悉,她非常支持及認同建造業需要創新。早在2017年施政報告,明確提出積極推動香港業界在公私營建築上應用MiC,以解決建造業勞工短缺、勞動人口老齡化、工業意外和高昂建築成本等問題。特區政府隨即透過一些公營項目先行先試,包括位於科學園的「創新斗室」、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已婚人員宿舍和深水埗南昌220過渡性房屋等。2018年施政報告再提出「建造業2.0」,透過創新、專業化及年青化,由發展局聯同議會一起帶領建造業應用新科技,提升行業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

MiC先導項目包括(左)「創新斗室」(圖片來源:利安顧問有限公司)及(右)百勝角消防處已婚人員宿舍(圖片來源:有利建築)

多管齊下  科技落地

發展局隨後成立督導委員會推廣新建造技術,與相關部門協作及制訂政策。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更親往新加坡取經,實地考察當地採用MiC的策略和經驗,其後進一步要求基本工務工程項目,例如學校、宿舍、醫院和辦公大樓等均須採用MiC。經過數年努力,現時香港採用MiC的工程項目超過70個,先行先試的還有興建中的將軍澳中醫醫院,預期2025年落成後會為業界起重要示範。在今年三月動土的香港城市大學馬鞍山白石學生宿舍項目,由房間至宿舍內的公共空間、走廊、洗手間及機房都會採用MiC建造,項目涉及超過1,300個模塊,是目前全球採用MiC興建的最大型學生宿舍項目,再次確定香港在國際MiC市場上的重要地位。

與此同時,由 2018年起,凡三千萬元以上的工務工程必須採用BIM技術,透過虛擬實境及立體模型,為整個建築生命周期作出全面分析,有助預早解決各項施工風險。發展局在去年12月發出工務技術通告,進一步要求工務部門須向地政總署提供其設計及竣工的BIM模型,以促進「建築信息模擬數據庫」(BIM Data Repository)的發展。數據庫結合各工務工程項目,由設計至竣工的BIM數據透過一站式平台管理、分析及共享,有助推動香港在智慧城市的發展。

上月參觀了兩個大型建築工地,見證工務部門全力配合「建造業2.0」,透過「以人為本」的思維及新科技,結合數碼工程管理,全面提升工程效率和安全的卓越表現。

勇於嘗試  水到渠成

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第一期擴建工程,是渠務署首個「建造業2.0」先導項目。六名年青工程師為我們詳細介紹如何運用創新技術克服各項挑戰,包括全港首次應用的地對海雙向水平定向鑽挖技術(HDD)完成興建1.7公里的新海底排放管道,減少干擾海床和對鄰近魚類養殖場及生態環境的影響。團隊又以海底無人機取代潛水員進入海底檢查擴散器及淤泥簾,能做到實時拍攝及接收影像、節省成本及提升安全。

第二是在臨時污水處理廠建造14米高的均衡缸(EQ Tank),由於興建的位置周邊有大型結構物包圍着,若用傳統吊運及搭架方法,會有一定程度安全風險。團隊採用DfMA方法,把均衡缸分為150件鋼板,每件鋼板在工廠精準切割,再用超過12,600套螺絲連接。運送到工地後採用首創的由頂至底安裝法,先安裝均衡缸底部,然後安裝頂層的外圈及最頂的天台層,在地面用九台千斤頂,以頂升方法將桿頂部分升起,再安裝下一層,每一層只需五分鐘便完成,不用燒焊及高空工作,有效改善工人工作環境及安全。

(左上)均衡缸以首創的頂至底安裝法建成,(右上)興建中的新污水處理廠 (左下及右下)應用MiC元素建造外觀如「威化餅」的MBBR缸。

另外渠務署首次全規模採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以處理污水中的生物碳和氮污染物。團隊應用MiC元素建造外觀如「威化餅」的MBBR缸,缸的內部分上中下三層,每層分為四個不銹鋼板組件。缸的外圍由工字鐵將不銹鋼板包圍,同樣先將工字鐵材料組合成14塊部件,在工地由底圈、中圈至頂圈每層安裝缸身,再將工字鐵組件圍住缸身組合,不用燒焊,每十天完成一個MBBR 缸,成功在18個月內建成臨時污水處理廠。

(左)為工友提供虛擬實境安全訓練,(右)利用「智慧綜合管理平台」即時和遙距監察工地進度及安全表現。

工程團隊利用「智慧綜合管理平台」整合、管理及分享不同創新技術的大數據,配合相關聊天機器人(ChatBot)系統,能即時和遙距監察工地進度及安全表現。渠務署署長彭雅妮Alice分享:「項目至今取得零意外的亮麗成績,成功關鍵是有賴業主、顧問公司和承建商三方發揮協作精神及致力實踐「新工程合約」(NEC)的重要理念。」

群策群力  克服挑戰

為紓緩九龍中部東西行道路的交通擠塞情況,路政署於2017年開展的中九龍幹線工程是一條全長4.7公里的雙程三線幹道,八個工程合約涉及建造天橋、臨時填海及興建地底隧道,工程走線非常複雜,最大挑戰是興建約2.8公里長的中段隧道(Central Tunnel),要經過四條地鐵線及途經七個斷層帶(Fault Zone),分別在油麻地、何文田及馬頭角興建豎井進行大型挖掘及爆破工程。隧道工作較高危,因為空間密閉、溫度和濕度高、能見度低及潛藏崩塌風險等,團隊在設計階段利用BIM做好「建築設計安全」(Design for Safety),結合眾多圖則及資訊,利用立體模型模擬及展示建築物的構件,令工程人員可以精確掌握每個施工過程。

(左)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是工程最具挑戰的部分,(中)高架起重機平均每天可吊運四千噸泥石,(右)利用雙鏡頭的人工智能攝像機檢測預設區域的行人或物件。

探訪日團隊特別安排我們深入地下107米的何文田豎井參觀,介紹在香港首次應用的隧道臨時支撐自動安裝系統(ACIS),由懸臂和裝載裝置等部件組成,免除傳統以人手接駁支撐管,工人手部不用接觸機械,減少意外發生。工程人員利用WiFi通訊及設立物聯網(IoT)系統,所有感應器及閉路電視數據快速上傳到雲端,可以實時溝通及監控隧道環境;又在大型工程車安裝人工智能攝像機,雙鏡頭可做出3D畫面,在預設區域內檢測到物件或有行人經過時,控制屏幕會發出警報聲響和閃爍信號,提醒車輛司機,以保障隧道內工程人員的安全。

隧道臨時支撐自動安裝系統免除傳統以人手接駁支撐管,有助減少意外發生。

中九龍幹線需要在九龍灣海底以臨時填海及明挖回填方式建造一條370米海底隧道。傳統在海上安裝橫向支架工程需要進行燒焊及大量大型吊運及熱工序,較為危險。工程團隊採用創新的「組裝式大型桁架滑行系統」(Modular ELS Mega Truss Skidding System),有效及安全地在海上進行運輸及安裝橫向支架,協助節省60%人手、50%機械及提升生產力。工程亦致力推動數碼化,採用「綜合數碼工程管理系統」(iDWSS)及構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SSMH),將多個合約資訊全部放在同一個平台處理及分析,便利數據整合和信息互換,即時知悉工程進度及表現。

工程團隊除成功跨越「上天」、「出海」和「入地」的各項困難,還在油麻地鬧市克服搬遷和臨時重置公共圖書館、保育二級歷史文物油麻地警署及清拆油麻地多層停車場等重重挑戰。感謝整個團隊的努力和付出,他們以專業、協作及創新態度為行業作出優良示範。

智慧建築  智慧城市

自四月起參觀了古洞北服務綜合大樓、西九演藝綜合劇場、啟德體育園,以至沙頭角污水處理廠及中九龍幹線項目,我確切看到建造業已逐漸形成MiC思維和建立「共通數據環境」(CDE)的概念。現在行業需要把更多新科技納入工程裏應用,除了MiC、MiMEP,世界各地已有採用綜合裝配組裝建築法(Multi-trade Integration,Mi)建成的智能化住宅大廈、酒店、學校、辦公室、實驗室、手術室,甚至碼頭、升降機等。未來我們要繼續加強發展MiC、MiMEP及Mi技術,結合工廠工業化(Offsite Manufacturing)及砌積木建築法(Plug and Play)的協作效益,提升行業的生產力、效率、質量和環保,並實現零意外目標;成就智慧建築,才可以把香港構建成為世界級的智慧城市。

結果為本  建造新篇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已覓得 350 公頃的土地用於建造33萬個公營單位,惟當中約三分之二只能在2027至 2032年之間建成。如何加快建屋及加快市民「上樓」,候任特首李家超提出會提速提效提量,以結果為目標解決不同問題。他的施政大綱,包括支持在公營房屋廣泛運用創新科技,包括MiC和BIM等,以縮短建築時間;發展北區都會區、明日大嶼,增加土地供應;以基建振興經濟等要點;正是議會、業界及建築人的共同願景,相信有助帶領香港走出房屋及土地範疇的困局,為香港建造新篇。

何安誠工程師
主席
2022年6月1日

最後更新:2022-06-01 11: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