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ᐅ 建造传奇:方舱设施建设速度创纪录

「志存高远、同心协力」,凭著信念和信任,我们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在第五波新冠疫情爆发的初期,在中央人民政府及香港中联办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仅仅32天内建造6个社区隔离设施,提供20,400张床位。整个项目的建设规模和速度皆为前所未见,团队合作以新的建筑技术加快建造流程,真正达到「提速、提量、提效」,缔造了香港建造业历史的奇蹟。

即将上任房屋局局长的何永贤女士 (Winnie)早前以建筑署署长身份于「建造业议会︰香港建造新视野」活动中,重温今年二月至三月期间团队的难忘经历,并与我们分享这项传奇工程背后的成功要素。事后看来,她认为这份艰钜的任务足以拯救生命,有助香港人对抗新冠疫情。

协同领导燃点团队无间精神

回顾过去,Winnie指项目成功的首要关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援。其中以青衣社区隔离设施为例,项目团队仅用七天时间建成1,300个检疫单位,共提供约 3,900个床位。Winnie说单是采购睡床便教人头痛,但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队很快就找到工厂生产设施所需的所有设备和部件。

她忆述当时随著疫情的急速蔓延,整个项目团队要与时间竞赛。供水、供电和渠务等支援对于现场施工是不可或缺的。当时中联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项目承建商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的领导人员都亲自督导及召开多方协作会议,务求尽快解决难题。Winnie 的团队解读蓝图,制订计划,并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同事联系,以确保工程按时交付。这种深度的沟通推动所有团队成员彼此紧密合作,加上承建商动员高质素团队和注入大量资源,促成六个隔离设施的首阶段工程只需32天便告完成,并且迅速投入服务。

Winnie 感到团队每位成员怀著共同心态和愿景。领导者担当起「总指挥」、「副总指挥」的角色,肩负己任,简化工作流程,优先处理工程,凝聚团队,使工作效率提昇和表现更佳。每当Winnie提出问题,团队内总会有人主动回应,并贡献所长,建议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彼此互相信赖,团队士气高昂。

项目的一大挑战是没有先例可循。检疫单位和辅助设施的设计既要与现行的设计规定和标准看齐,亦要兼顾施工团队的实际需要。天衣无缝的协调至关重要。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参与及审核设计、留意建材供应及生产、以及监管施工进度。

透过今次团队的经历,证明让团队仝人都了解工作背后的使命和目标之重要性,尤其像这类大型项目,雇用建筑工人于高峰期多达15,000 名(内地工厂与香港地盘各占一半),假若团队成员欠缺使命感,那就难让众人皆朝同一目标进发。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正在拯救生命。我们不把这个项目当作普通的建筑工程,我们设法保护市民生命,帮助香港尽快克服新冠疫情。」 Winnie说。「我们认为『方舱精神』即是『这是可能的』思维。这种精神源自我们庞大的团队,起初我们并无预设任何想法,然而这种精神不经意地涌现了。」

有志者事竟成。首阶段六个社区隔离设施的兴建速度相较2020年快60倍。在2022年2月至3月,每天新增床位约有600张,而在2020年则只能每天新增10张。

前沿建筑技术试验场

团队上下一心以及广泛地应用科技,加快了建造社区隔离设施的工作流程。尽管现时有许多建筑相关的科技面世,最重要的还是用户懂得充分发挥科技的潜力,实践目标。某程度上,这个项目是前沿建筑技术的试验场。科技经过大型项目的实测后,创新的方法和洞见随之而来。建造隔离营的经验证明,建造业不用降低安全和环保标准,仍能提高质量和生产速度。

Winnie 提及隔离营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的单位,尽量减少在地盘的施工时间。工人只需将这些单位接驳至工地的食水、电力和排污系统即可。

不过,选用组装合成建筑法亦为物流带来新的挑战。务求在短时间内交付单位,施工团队只能依赖海路运送。每次运货只能向工地运送大约 30-40 个单位,这表示中国建筑必须需赶快打造更多趸船驳运站。

Winnie 还补充多一点,她与团队发现工厂生产 MiC 单位的速度较工地装嵌单位的速度为快,这就衍生对暂存点的需求。其中一个项目需要多达 10 个暂存点以存放快将组装的 MiC 单位。有一个大型政府建筑项目的地盘位于其中一个暂存点,同事答允在两天内迁出。她说:「衷心感激那时大家给予我们无限的支持和理解。」

这时候,数码工程监督系统便大派用场。系统实时追踪所有MiC 单位的来源、运输和最新状态,一目了然,让用户充份知悉状况。

科技为用户开拓崭新的视野。Winnie 借助无人机的视角从高空检视工地,她采用无人机检查某个工地处理建筑废料的情况,确保恰当的程序已被妥善执行。此外,无人机可以把照明系统「飞起」,便利大量工人在夜间继续作业,对于需要全天候工作的紧急项目,优点更为显著。

Winnie 说:「看无人机高空拍摄的影像甚至比现场勘察还好。」「当我站在工地时,我只看到很多泥巴,但使用无人机可让你看到任何想看的事物。」

中国建筑还使用自行开发的执漏检测工具 (Defect Monitoring Tools) 加快交付质量的流程。由于多个隔离设施的结构相似,他们开发手机应用程式,让用户轻松地在检测清单逐项标示进度,其后安排跟进。

曾经有项目的细节出现瑕疵需要改善,透过手机应用程式的提示,工人会清楚知道地点及解决方法,例如放回标示和修复松脱的手把等。修正后工人拍照展示实况,监督组接著在办公室使用手机查看进度,省去现场检查的精力,在三小时内已解决了超过半数的问题。

建立一个可于项目生命周期中收集、管理和分发数据和项目信息的共通数据环境近来越见流行,获得业界高度关注。Winnie说:「我们必须持续收集并识别常见问题的数据,分析如何将其修复及改善。」

小节实践关爱文化

社区隔离设施及工地散发的关爱文化,亦教 Winnie 深深感动。当工人付出精力和时间做实事,为香港人的福祉拼搏,他们也得到关顾。工地为他们设立幸福小站的发廊和食堂,至今仍历历在目。

儿童节、复活节和斋戒月的节日气氛,亦在社区隔离设施洋溢。为传递正能量和与使用者有效沟通,负责管理的保安局创造了一个卡通人物「方舱侠」。Winnie 和同事也会常常使用它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式贴图,来替对方加油打气。

年青力量推动建造业2.0

展望未来,「建造业 2.0」绝非模糊的概念,它是我们能够掌握的将来。

有天,Winnie与一位在中国建筑担任信息技术部组长的有型男士交谈,她以为对方曾修习相关学科,但原来对方以往曾是一般建造业的前线人员。这位男士努力将兴趣转化为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科技才能, Winnie 仍然觉得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充满启发性。

许多来自政府部门、公营机构和承建商的年青工程师表示,这次工程的经历令他们大开眼界。 他们对组装合成建筑法印象最深刻,因为它能缩短建造时间和提高生产力。年青人只要好好装备自己,他们在不同岗位仍能继续服务香港社会。

秉持方舱精神

Winnie 说:「团队成员对有份参与这项保护香港的工程,感到非常光荣」。「我为我的团队自豪。那时大家遇到很多困难,但没有人会说『不』,也没人犹豫。当我打电话给他们,他们立即答应并迎难而上。」

Winnie与团队仍在孜孜不倦,为两个分别位于竹篙湾和启德的社区隔离设施赶工,项目预计在本月内完成。新挑战或许出现,但心态造就成功。毫无疑问,凭借国家的全力支持,团队众志成城,加上「方舱精神」焕发的斗志,团队将会顺利跨过新障碍,不负使命。

ᐅ 响应推动高效建筑

香港的建造成本高,更排名全球第九位,但同时建造业界正面临劳动力高龄化和人手短缺的挑战。随著「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明日大屿愿景」等基建项目的推进,预计未来十年内,总建造工程量将达每年2,250亿至3,450亿港元,你觉得香港准备好接受此重大挑战吗?建造业议会(议会)持续推动更高效的行业运作及环境,最近我们就邀请了发展局项目策略及管控处处长邝家陞工程师(John)与我们分享香港如何更进一步实现高效建筑。

 

全力打造宜居城市

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所提出,以提高效率,增加房屋和土地供应量为目标,政府将计划在公营房屋项目中更广泛地应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和建筑信息模拟(BIM),以增加房屋供应。John预见香港对建造业的承载力和速度的需求将持续高企,同时我们亦必须克服高昂的建筑成本所带来的挑战。

 

「脑」力工作以减少劳力工作

John指出,于业界推广高效建筑可减少人力需求、缩短建造时间、降低建造成本、优化可持续性和提升安全水平,而采用先进科技建筑如组装合成建筑法 (MiC) 和机电装备合成法 (MiMEP)可以事半功倍。事实上,近年多个政府项目采用 MiC 和 MiMEP的成功先例证明这些技术的确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效益获数据支持

2020 年 12 月,香港大学就数个MiC先导项目的表现发表了研究报告,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MiC于关键绩效指标的表现皆比传统方法更好。由此可见,这些技术不仅减省了施工程序和对工地现场人力的需求,同时亦缩短了施工时间,从而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

 

MiC 先导项目绩效

经济表现 关键指标 混凝土MiC 钢材MiC
建筑总体结构至落成时间 缩短约 30% 缩短约 50%
建筑成本 下降约 6% 下降约 7%
整体人工成本 下降约 45% 下降约 70%
执修率 大幅下降 大幅下降
现场劳工生产力 提高约100% 提高超过400%

 

事实胜于雄辩

香港已有多个 MiC 项目落成,建造业界亦从中认识到 MiC 的好处,尤其在抗击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间,工程团队以破纪录时间兴建社区隔离设施更令业界讚叹。

John以位于马鞍山白石的城市大学第五期学生宿舍项目为例,说明 MiC 的好处。若这项三座大楼共提供约2 000床位的宿舍项目以传统工法建造,工期可长达36个月;但根据承建商建议,采用 MiC 可在 24 个月内完成整个项目,建造时间缩短近三份一。John分享道﹕「我们由衷希望看到这个项目顺利完成,因为它展示了一个新建筑项目如何通过 MiC 取得各方面成功!」。采用MiC的项目,尤其高楼建筑,可使施工周期缩短 10 -14 个月。

 

变革已经开始

John为香港MiC应用率比预期中更快达成目标而感到自豪。随著 MiC 技术渐趋成熟,预计在 2029年或之前,香港落成的 MiC 单位将会以倍数递增。采用MiC有助提速、提量、提效,配合创新数码技术,更可以进一步提案施工效率和准绳度。

除了设计、建筑及营运团队,项目还会涉及许多其他多个不同范畴的承造商参与。因此,广泛使用 BIM 和共通数据环境 (CDE) 至关重要,以提升设计和生产效率,同时提升施工安全及风险管理。

CDE 是维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 BIM 的应用能使项目团队提前识别工序冲突并预先找出解决方案,以确保施工时安全和顺利。当设计完成,不同的预制部件将在海外工厂同步生产,再送到工地现场交付给营运团队组装。创新技术能大大缩短建设周期和人员需求,,同时更为前线员工造一个更安全的工作环境,议会期望成果可以为行业树立新标准。

 

政策支持Mi发展 携手推动行业发革

「组装科技 (Mi)」是一个新兴的潜力巨大的高增值产业并涵盖多个领域,如设计、生产、贸易、资讯科技和物流等。此外,行业的高速发展亦吸引先进科技投资,有助吸引更多数码科技及工程人才留港发展。因此,屋宇署也设立了「预先认可『组装合成』建筑法机制」,为业界建立MiC供应链,以便利私人楼宇发展广泛采用MiC。

为进一步发展香港的Mi产业,发展局及议会正探讨Mi产业的生态系统以推进高效建筑。为确保符合行业需求,我们需要整个行业在不同层面(设计、生产、施工和安装)提出建议。我们亦应考虑实践融入大湾区,以开拓市场及满足香港的需求。

John 指内地也在积极推动Mi行业发展,最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有关「组装合成」建筑的设计、制作、安装、质量验收与维护管理技术制定了并发布了《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建筑技术指南》,并指出MiC是建筑行业的新发展。他预见,内地将会开展有更多的MiC建设项目。

随著Mi 技术逐步优化,MiMEP 对整个建造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发展局期待 MiMEP技术能扎根香港。John说﹕「当我们研究 MiMEP技术时,我们意识到这将为香港业界增值。」。

香港现有70多个项目采用 MiC;CIC将会为个别项目制作案例与国际市场分享,并与行业分享成功案例以推动技术更进一步发展。议会现正考虑针对Mi发展,加强本地教育计划,以培训更多 MiC、MiMEP、BIM和 CDE 等项目的技术和工程人才。

 

高效建筑是未来发展不二方向

面对建筑服务的持续需求和多项挑战,John 建议业界关注三个解决方案:

1. 场外预制

2. 多工合成和模组最大化

3. 即装即用

John提醒大家高效建筑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新技术在各方面均能为香港建造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显著的裨益,它有助于降低成本和工地现场的人力需求,同时提高生产力、安全水平、质量和可持续性。因此,John和他的团队对 MiC 的成功充满信心,并期望当 MiC 成为香港的主流时订下更高的目标。议会亦期待见证建筑业的蜕变和迈向新篇。

ᐅ 数码转型「载.向未来」 建设世界级铁路网

近年,建造业议会积极推动业界数码转型,以数码科技提升工程效率、降低成本及解决业界人手不足的问题。最近,议会邀请了港铁公司行政总裁金泽培博士,与业界分享如何通过数码转型,规划及建设香港新一代铁路网。

 

以人为本营运理念


港铁通车至今,一直秉持以人为本的营运理念,以连系社区、建设香港为己任,为香港市民提供安全、舒适及便捷的铁路服务,并推动香港演进成一个现代化大都会。

金博士说:「在内地有一个说法,就是『建设铁路,就是建设城市。』」例如多年前落成的东涌线及机场快线,连接东涌、机场与市区之余,车站周边地方更提供建筑用地作物业发展,推进沿线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东涌线启用,令东涌由昔日的渔村变成可容纳300,000人口的新市镇,又如小蠔湾车厂物业发展项目,所释出的土地将可兴建2万个公私营房屋单位。

港铁公司以人为本的营运理念,更展现于精益求精、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的决心。环顾世界各地的铁路营运者,港铁的服务水平位于业界前列,其列车服务准时程度高达99.9%。

不过,金博士表示追求卓越的步伐并不会停下来:「我们的愿景是实现100%准时度。」纵使国际铁路业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但他说:「若这个愿景有朝一日能实现,那必定是在香港达成。」

开发综合数码共用平台


港铁公司要实现长远目标,在「Go Smart Go Beyond 载.向未来」的全新发展方向带领下,积极研发并应用智慧科技及创新方案,以科技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改善及提升各个营运领域的效率。其中一项重点数码方案,就是开发综合数码共用平台(CDE ,Common Data Environment),以更有效地整合复杂不一的工程数据。

随著《铁路发展策略2014》规划项目相继落实,多条大型铁路工程包括东涌线延线、屯门南延线、北环线等将陆续动工,工程规模不但庞大,其难度及复杂性,与其他大型建设项目不遑多让。

有见及此,金博士表示:「我们正设立一个综合数码共用平台,以收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数据,把所有数据及资讯储存至单一资讯来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

综合数码共用平台能够整合不同承办商文件、施工图则、设计图等建造工程信息于单一平台上,甚至可检视建筑信息模拟(BIM)的立体模型,以及工程的改动、进度及纪录等,方便监督及跟进。

他补充道:「我们更可以通过综合数码共用平台分析多方数据,预测工程的潜在问题。」例如预测及避免建筑物的樑柱、钢筋等设计不协调,节省重新设计及调整的时间,确保工程能顺利竣工。

港铁公司计划先开发综合数码共用平台,期望下一步能设立一个供整个业界使用的平台,让从业员能分享及交流不同工程的宝贵数据,以加强彼此的连系。


全方位数码科技应用

 

事实上,近年港铁公司致力引入全方位数码化系统,由工程规划、成本管理、设计、装配式设计(DfMA)及组装合成法(MiC)应用等,以至铁路日常营运和维修,皆采用数码科技管理每一环节,让乘客在完备的铁路网络顺畅快捷地抵达目的地。

金博士说:「我们正在建立一个『数据湖』(Data Lake),以储存及监控有关客户服务、铁路资产状况、维修等方面的数据,以实现智能维修及营运,以及至为重要的智能化客户服务。」

例如港铁最新将MTR Mobile应用程式升级,为乘客提供实时资讯。其中,落车及转车提示是较受欢迎的功能,因为乘客可能会因太专注看手机而忘记下车。

在维修及资产管理方面,港铁通过一站式智能平台(all-in-one smart platform),收集实时列车及铁路资产数据,再透过实时数据分析,协助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事件,及早进行维修。

此外,车站内一系列「碳中和」先导计划,包括显径站的透明太阳能光伏板试验计划、人工智能(AI)监控供冷系统先导计划,以及在车站实施列车煞车系统能源回收及转化技术。

 

广结伙伴同步前行


展望未来,港铁公司除简化车站设计,以便采用更多应用装配式设计外,亦将加速数码转型,并与各界广结伙伴关系。金博士相信若要打造及保持世界级铁路网,不能单靠港铁之力量,更需要各界协力同心。

他说:「在推动装配式设计应用、数码化转型、持份者参与及『新工程合约』模式(NEC4)各方面,我们都需要与整个业界及专家,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科技供应者等建立伙伴关系,才能取得成功。」群策群力,港铁公司将继续集各界的力量,合力建设世界级可持续铁路运输服务,让香港稳步前行,一起「载.向未来」。

 

ᐅ 跳出框框 - 创新科技推动园境设计新时代

说起「组装合成」建筑法,我们一般只会联想起一个个方盒子。香港园境师学会会长、园境师注册管理局副主席陈元敬先生(Paul)早前到访建造业零碳天地,分享了他在过渡性房屋项目中将「组装合成」建筑法概念拓展到园境设计,真正将「组装合成」提升至Mi∞。

Mi∞细节展关怀

无论是永久性住宅还是过渡性房屋,都需要园境师设计舒适而实用的空间。Paul在创造各种多功能空间拥有丰富经验,加上他对创新技术应用的浓厚兴趣,促使他研究出Mi∞概念与过渡性住房项目的需求完美契合。由于过渡性房屋项目大多是建在被建筑物围绕的小块土地上,又或者只能短期使用,「组装合成」建筑先装后嵌的特性就可以大大减少对周边环境的骚扰,而且组件可以快速装勘及拆除,非常适合用于过渡性住房项目。

Paul注意到过渡性房屋居民对社区设施的需求,所以他从「组装合成」建筑法的基础中跳出框框,提出了「组装合成」园境设计。香港园境师学会的过渡性房屋工作小组参考了世界各地的类似设施,并邀请了建筑界的专业人士、社会福利界的专家和居民一起探索「组装合成」建筑法在过渡性房屋项目的有限空间中可以发挥的各种可能性。集思广益下,会议取得良好的成果,为过渡性房屋项目设计出各种多功能空间。

极致灵活提升居民福祉

Paul 还提到这些应用「组装合成」建筑法的方案亦刺激了其他项目考虑采用「组装合成」园境设计。以建造业零碳天地为例,Paul认为可以利用多功能的「组装合成」组件增加更多游乐设施,倍添生气。现在的多功能组件配合各种可移动的家具就可以为设施功能增加灵活性,让组件可以在早上用作墟市或游乐场,晚上则变成电影院。我们甚至可以在组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使组件能够自给自足,减少碳排放。

其实在 2017 年,香港就已经在西湾河迎来了首个组装合成自助图书站。其他组装合成社区设施,如西贡的观星设施及天水围的天幕街市亦分别于2019年及2020年落成,成功向建造业界示范「组装合成」建筑法的无限可能。

全生命周期应用创新科技

Paul相信应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及其他创新建筑技术是建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园境师过去一般只会运用数码技术展示设计效果。随著建筑技术的进步和业界的专业提升,园境师已于工作中广泛应用创新技术,包括景观测量、设计到设施管理。

Paul指最新的建筑技术有助预测设计与原生环境之间的潜在冲突,在避免及处理不相容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利用无人机测绘和点云建模可以让园境师快速收集精确的地形数据,而透地雷达则可以提供有关地面以下的资讯以助园境师规划工程时充分了解自然地形,并提前计划建筑项目中的困难及相关工作。

建筑信息模拟(BIM)也是现代园境师的常用工具。BIM可以帮助园境师将各种工作计划整合到同一个界面,所有工程人员便可以容易预测冲突和准备应对计划。Paul分享了他早前在公园地底建造雨水蓄水池项目的经验——他指出团队在规划阶段已采用BIM,帮助项目预测及避免了很多问题。由于项目非常复杂,园境师要平衡结构和基础设施方面的考虑,采用BIM就大大帮助了团队规划复杂的公共空间、人员路线、电线和水管的工作。而在 BIM 的支持下,项目团队亦可以提早展示项目的设计,激发团队进一步创新,更提出创新建议,在不需运作时利用蓄水池空间作其他用途。

工程完成后,设施管理人员亦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以记录和管理设施。Paul曾经参与了一个鼓励公众了解树木的活动,并开发了一个纪录城市树木状况的系统,当中GIS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系统之后就可用作更新政府的树木数据库以便进行维护和维修工作,尤其在台风吹袭后,系统将可协助记录树木的最新状况。

以上只是数个在园景设计中采用创新技术以提升效率的几个例子。Paul预计成功的创新技术应用将可以鼓励更多项目采用新科技。议会希望园境师能在规划中更大量加入可持续发展的元素,香港就能早日实现碳中和。

为组装合成园境设计的时代做好准备

预计在未来几十年中,园境设计将更广泛采用创新技术,而且科技创新将在业界发展扮演重要角色。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举办的两年一度的私人物业发展最佳园林大奖亦把「采用建筑新技术与现代化施工方案」及「采用新科技的保养方案」纳入作为评审标准。

特区政府现在亦积极推广先进的建筑技术,同时收集环境数据以便进行更好的规划。香港的园境师应该把握这个黄金机会,抓住这个全球趋势,携手推动行业现代化,为我们的城市、市民打造更优美的景观。

ᐅ 以新科技开创新领域 开拓市区重建新路向

建造业为应对未来的挑战,积极推动「建造业2.0」行业改革,而跟业界息息相关的市区更新工作,近年亦进行全面革新。议会邀请了市区重建局(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工程师,与业界分享如何通过创新、数码转型及跨界别合作,解决市区老化的挑战,为都市更新开拓新方向。

都市更新落后于市区老化

韦志成工程师说:「过去数十年,市区更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老化的步伐。」根据市建局的纪录,被拆卸或重建楼宇的平均楼龄约为50年,而目前全港约有12,000幢50年或以上的楼宇,20年后将增加至25,000幢。他表示按上述的市区老化速度,即使市建局尽力加快重建步伐,恐仍无法追上重建需求。单以油麻地及旺角区(油旺区)为例,楼宇数目已经超过3,000幢,其中65%的楼龄超过50年。若要重建,估计旧楼收购及补偿金额将超过11,000亿港元,市建局难以独力承担。同时,楼宇的重建潜力会因年月递增而下降,令私人参与诱因降低。

另外,香港在楼宇维修方面亦有所不足,包括有待改善的监管制度、业主欠缺相关的认识及筹组能力、业主立案法团的财务储备不足等种种因素,皆加剧市区老化的情况。面对这艰钜的挑战,市建局亦如建造业界一样,近年积极推行多项变革,在不同范畴落实崭新方案,以新思维扭转市区老化的局面。

研发崭新建材延长新楼寿命

其中一项重点方案,就是采用创新建以延长楼宇的寿命,减缓市区老化的速度。作为首位出任市建局行政总监的工程师,韦志成善用自身的专业背景,参考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为重建工程引入新思维。

他指出现时楼宇的抗风力设计,是基于50年重现期的风力(wind load return period),但若楼宇的受风期能增至60、70年等,便能延长新建楼宇的使用寿命。他表示:「所有工程界人士都知道,基础建设工程的使用寿命普遍达120年。虽然把同等使用寿命套用于楼宇建筑工程上似乎并不合适,但也许是时候革新楼宇建筑设计的相关作业守则。」因此,市建局启动一项横跨土木工程及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研究,探讨把高强度混凝土和涂层钢筋等土木工程常用的耐用建材及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的可能性,以及对延长楼宇使用寿命的效益。

积极开展内部数码转型

市建局内部一直鼓励创新科技的应用,积极开展数码转型。「目前所有市建局的重建项目皆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IM)工具,作为沟通和协作的平台。」例如上海街/亚皆老街和中环街市保育活化项目,在保育具历史价值的建筑之余,亦加入新设备以符合现代建筑标准。因此,市建局在建筑设计、建造工程等整个建筑生命周期,透过BIM整合建筑设计、结构工程,以及机电及管道设备等资料,找出新旧结构不能相容的地方,方便团队及早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成本。

为促进市区更新的规划工作,市建局开发以地理资讯系统技术为基础的「市区更新资讯系统」(URIS),透过整合市区土地用途、规划要求、发展密度等地理资讯数据,并将有关数据显示在地图上,以助准确地为不同市区制定合适的更新模式,提升项目周期的营运效率。市建局亦计划在URIS和BIM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科技,以自动化图则审批程序;同时要求每位加入市建局的员工,接受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培训。

跨界别合作推动市区更新

市建局更积极与各界联手,为市区更新谋求崭新解决方案。韦志成工程师说:「自我2016年加入市建局以来,一直强调『成也复修,败也复修』。」若旧楼能保持良好状况,寿命得以延长,便能大大减缓市区老化的速度。因此,市建局致力提升业主的楼宇维修知识,以及维修技术水平,在建造业界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楼宇复修平台」,一站式为业主提供楼宇维修的资讯和技术支援。市建局亦与地政总署共同修订市建局物业的《大厦公契》,要求业主制定维修及注资计划。此外,市建局与民政事务总署和多个非牟利组织合作,协助旧楼业主成立业主立案法团,促进维修工程的统筹。

韦志成工程师说:「在此,我特别感谢建造业界的积极参与,为『楼宇复修平台』提供宝贵的专业意见及支援。」他预计当相关楼宇维修措施凑效,大众愈加重视楼宇维修时,建造业界将需要培养更多装修及维修相关的人才以应付所需。此外,为鼓励私人市场参与重建工作,市建局启动「油麻地及旺角地区研究」,以「规划主导」的模式为油旺区制订以地区为本的市区更新蓝图,提出「整合街区」及「地积比率转移」的新规划工具,建议整合街道组成大型重建地带、容许住用及非住用地积比率互换等,以更灵活回应公共需求及迎合市场变化。

最后,他总结道,一系列的崭新方案及合作计划,尽管能助提升成效,但市区更新仍然挑战重重。未来,市建局将会加紧创新步伐,并期望工程界及建筑界能继续携手合作,一同迎接未来市区更新的挑战。

ᐅ 建设香港15载 建造业议会引领业界踏入数码新世代

建造业议会自2007年成立起,多年来培育人才,引领业界越过无数高山,为庆祝议会成立15周年,议会上月31日假西九文化区M+举行「建造业议会15周年庆祝及展览开幕典礼」,邀得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女士、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女士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工程师莅临主礼,并参观展览,共证议会发展。

展览展示业界成就

建造业议会成立15周年,以一砖一瓦与业界同建香港,是次展览以「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展出建造业发展沿革,并未来科技应用。嘉宾入场经过背幕后,名为「建筑∞未来」的「L形」数码走廊映入眼帘。走廊全长14米,以LED萤幕构成,其上分成「设计」、「场外建造」、「场内建造」及「智慧设施管理」四区,不间断播出有关业界先进科技应用的影片,嘉宾遂可从始至终了解不同建筑阶段的实况及科技发展,例如「场外建造」播出工厂预制组件的片段;「智慧设施管理」又展示优良建筑设计如何便利管理者透过5G、BIM及物联网技术保养设施,延长建筑寿命。

「建筑∞未来」数码走廊外设有「组装合成建筑法模型」及「自流平回填材料」展品,其后嘉宾经过「建构今昔香港 - 数码透视屏幕」,此双重数码屏幕展示本港超过60项世界级基建及地标的今昔对比,包括山顶凌霄阁、万宜水库、将军澳跨湾连接路双拱钢桥、净化海港计划等,呈现香港的转变与繁华景象。

互动全息投影安全大使

生命第一,为宣传建造业安全资讯,展览特设「互动全息投影区」,安全大使以3D影像方式置身现场与嘉宾互动,介绍业界安全守则及与改善安全表现相关的科技。特首参观时亦对「互动全息投影区」甚有兴趣,与安全大使隔空交流,了解科技如何落地应用,协助提升工地安全水平。

迎接璀灿前程


建造业蓬勃发展,靠赖政府支持及业界各方通力合作,共建未来,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于典礼致辞时形容本港机遇无限,未来工程量大增,他表示政府将继续制定措施以提高建造业的生产力,推动如「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等高生产力建筑方法的发展。

人才为发展之本,欲提升生产力,业界必要齐心吸纳新进,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致辞时提及议会旗下的香港建造学院于2021年培训出超过六万位毕业生,纾缓业界人手短的挑战,议会将继续积极配合施政报告,持续培育新血,并引进更多创新建筑技术,尽一切努力提升行业生产力,支持香港基建发展。何工程师亦预告议会本月将联同发展局推出名为「看见未来筑及生活」的宣传计划,期望透过不同渠道提升业界形象,吸引更多有维青年加入。

舞蹈表演锦上添花

15周年庆祝及展览开幕典礼集业界翘楚,气氛热烈,典礼尾声一众主礼嘉宾为15周年庆典揭幕,紧接3D影片更有活力充沛的舞蹈表演锦上添花助庆,于乐声与掌声中为议会新一页揭开序章。

ᐅ 智慧科技实践零碳转型 共建绿色碳中和城市

为促进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以达至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建造业议会透过多项措施,致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更积极邀请相关界别作交流分享,共谋对策。早前,议会邀请了商界环保协会主席、金门建筑总裁欧嘉荣(Kevin O’Brien),与业界分享如何运用智慧工具、创新建筑技术及数码科技,促进建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为香港迈向碳中和城市的目标作出贡献。

三零策略减碳减废

随著全球暖化加剧,香港的夏天持续高温。Kevin说:「正如Thomas(议会主席)提及,今年香港的夏天非常热, 9月更录得破纪录的高温。」确实令人热不可耐,必需采采取行动,纾缓气候变化。

为应对全球暖化,特区政府去年于《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当中「节能绿建」及「全民减废」两大策略与建造业息息相关。建筑工程和建筑物是地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占全球整体碳排放量约四成、能源消耗逾三成,以及四成的食水污染;而新建筑项目更消耗全球四成原材料。预计至2025年,全球每年建筑废料将达22亿吨。

议会近年积极倡议「三零策略」,包括零能源浪费、零废堆填和零资源浪费,为减排和减废制定策略方针,促进可持续建筑模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加快业界绿色转型的步伐。

为有效地推进绿色转型,Kevin认为业界必须善用智慧科技及创新技术。「我们有21世纪的建筑物,但我们的建筑模式却停留在19世纪。」他续道:「我们必须如其他业界般引进现代建筑技术。」Kevin相信可以将智慧工程应用于设计上来改变现状。

智慧工具实现节能零碳

温室气体排放和内含碳(embodied carbon)是建造业两大减排节能重点。Kevin指出建筑过程不但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建材如混凝土、钢材等更含有内含碳(embodied carbon),而过于保守的建筑设计亦加剧问题。因此,实践节能零碳建筑模式是转型的重要一环。

计算建筑项目的碳排放量是首要任务。「我们利用智慧工具来应对挑战,例如『建造业议会碳评估工具』。」此免费工具由议会与200多名跨界别的专家团队协作开发,协助业界评估建筑项目从开采原材料到施工结束的碳排放,推动减碳减排。他补充指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的自动碳评估工具,亦能帮助业界落实减排节能的建筑模式。此外,发展商慎选低碳建材,亦进一步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

此外,工地机器以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也能减排。Kevin以金门建筑为例,该公司将于今年年底引入电动履带式起重机。此外,他亦倡议研发如生物燃料、氢燃料等再生能源。另外,他表示室内设计应尽量减少能源浪费,并建议大厦善用数据以自动调节能源消耗。

创新技术达至零废堆填

创新建筑技术亦带动行业低碳转型。Kevin表示建造业议会积极推动的「Mi Infinity」(即在不同范畴实施「组装合成建筑法」),可有效推动零废堆填。

他解释指MiC建筑法把工序转移至可控度较高的工厂内进行,减省现场施工工序之余,也降低工程进行期间的出错率,减少建筑废料。另外,预制组件的包装物料较少,能进一步减废。

目前不少项目相继采用MiC建筑法,包括公营房屋项目、由私人发展商牵头的东京街重建项目、城市大学白石学生宿舍,以及香港国际机场二号客运大楼扩展工程项目等。

此外,他亦乐见政府支持「转废为材」,于屯门的环保园兴建「环保园生物炭生产试验设施」,把包括来自建筑工程的木质废料转化成多用途生物炭,推动循环经济,长远实现零废堆填。

数码科技推动零资源浪费

Kevin表示数码科技的应用,也是减少资源浪费不可或缺的元素,并引领业界进入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的时代。例如Autodesk等「建筑信息模型」(BIM)相关软件愈加普及,全建筑生命周期便能透过BIM整合建筑设计图,在施工前提前预视及解决设计上不协调地方,有效地减少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

他亦指出以重建代替拆卸如大馆、中环街市等的历史建筑物,也助减少资源浪费,亦能减碳。「每当我们『重用』资产时,不单能减少建筑物生命周期终结阶段的碳排放(end of life carbon),更为城市保留珍贵的文化遗产供市民享用。」

尽管技术革新必然衍生出「绿色溢价」(green premium),但Kevin认为这是业界转型的「绿色机会」(green opportunity)。他指出香港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的要求愈趋严谨、内地大力推动「双碳目标」,以及国际环保组织的监察压力等,皆显示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全球营商大趋势。此外,绿色债券及绿色按揭和相关支援计划愈加普及,如议会建立的「可持续金融认证计划」,更为建造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他预期绿色低碳建筑模式,将逐渐成为未来香港建筑及基建的必备条件,若不改变,便可能失去未来的机遇。所以他呼吁业界:「我们不能只侷限于讨论和聆听层面,整个社会及行业必须坐言起行。」

ᐅ 跨世代基建建设香港 打造宜居未来城市

交通网络便利市民出行,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工程师,就施政报告中「基建先行,创造容量」的基建蓝图,与建造业界分享这份具前瞻性的交通运输策略计划,如何塑造未来宜居城市,提升大众的幸福感,并为建造业提供新科技「落地」的绝佳机会。

 

基建蓝图建高效交通网路

高效的运输网络能够提升大众的幸福感,是缔造宜居城市的关键元素。林世雄工程师表示大众惯常出行前参考交通状况地图,避免使用以红色标示的挤塞路段。他说:「我们有愈多红色(路段),我们(运输及物流局)需要做的工作就愈多。」

他表示政府一直积极优化运输系统,包括廿年内完成10条铁路路线;《铁路发展策略2014》规划下即将动工的东涌延线、屯门南延线等;即将完工的T2主干路及茶果岭隧道;以及规划中的汀九桥南行路段扩阔工程、交椅洲人工岛项目等。

他说:「我们在刚刚公布的《施政报告》中,建议兴建合共六项铁路及主要干道项目。」有关项目分别为三条主要干道,包括「北都公路」、「沙田绕道」和「将军澳─油塘隧道」;以及三条策略铁路,包括「港深西部铁路」、「中铁线」和「将军澳线南延线」。

对于香港未来的交通网络,他说:「既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也支持经济发展,亦促进与大湾区的融合,提升香港的整体竞争力。」同时,相关项目加上《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明日大屿》,还有大大小小的民生工程,预计建造业按年工程量将增至3,000亿元水平,亦为业界提供更多创新科技「落地」的机会。

北部都会区成「组装合成」重镇

宜居城市另一要素,必然是增加土地供应,加快建屋,让基层市民能够早日上楼,其中「北部都会区」便是重要的举措之一。

林世雄工程师表示政府为「北部都会区」兴建一条「北都公路」,把西边的天水围途经新田连接东边古洞北,他说:「『北都公路』将打通『北部都会区』的东西脉络。」他亦表示洪水桥至深圳前海「港深西部铁路」跨境铁路项目,可促进香港与大湾区的协作。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应付市民出行出行需要,亦有助「北部都会区」发展成为「组装合成」(MiC)的重镇。议会近年大力提倡「组装合成」建筑法,以加快土地建屋供应,照顾市民所需。此举获得政府的积极回应,建议成立跨部门督导委员会,专责处理「组装合成」精简相关审批程序,为业界拆墙松绑。同时,政府更接纳议会及业界的建议,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在「北部都会区」提供「组装合成」的生产和储存模组的用地,以促进与大湾区的协作,加快房屋供应之余,加强本港建造业在区内采用「组装合成」的领导地位。

基建项目让科技「落地」

林世雄工程师指出大型基建必然面对如资金、资源及技术等挑战,但借镜以往如香港机场核心计划工程的成功经验,他说:「如果我们的前人能做到,为什么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不能?」

事实上,议会及业界作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议会成立15年来,一直与业界同心协力,以前瞻性的思维引领本地业界由传统工序,升级转型到现在的数码建筑技术,不断提升行业的安全性、效率及质量。议会在推展数码建筑技术的努力,亦得到政府积极的回应。

例如议会积极推动「建筑信息模拟」(BIM)技术,在辖下的香港建造学院(学院)开设相关课程,又举办「建造业议会建筑信息模拟比赛」、工作坊及讲座等,令业界水平不断提升。承著数码化大趋势,《施政报告》公布明年订立路线图,推动业界应用 「建筑信息模拟技术」制作建筑图作呈交政府审批之用,进一步协助整个行业升级转型,共同建设智慧城市。

另外,议会重点推展的「综合数码平台」(CDE)亦获得政府的支持。「综合数码平台」收集包括「建筑信息模拟技术」等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数据,能把所有数据及资讯储存至单一资讯来源,有助数据的整合及分析。政府将进一步推展工务工程数码化以优化流程及提升效率和生产力,并透过「综合数码平台」整合分析数据,亦将于部分工务项目试行「综合数码平台」、「建筑信息模拟技术」及「数码工程监督系统」(DWSS)。

其他科技「落地」的例子还包括将军澳跨湾连接路段,其跨度200米长的双拱钢桥,便首次采用S690高强钢建造,在邻近上海的南通市预制,分批送到香港进行安装,是全港最大跨度及最重的钢拱桥。

除了创新技术,优秀人才也助迎接挑战。林世雄工程师说:「在香港,每一平方公里,我们便有15个专业的工程师。」为进一步培育更多人才,议会会运用政府今年 10 亿元的拨款,透过学院为业界培育更多新血及提升业内工友的技术水平。

展望未来,凭著科技的应用及出色的人才,相信业界能同心协力,成功克服重重挑战,共同建设香港运输网络,打造宜居城市,为市民大众缔造幸福的未来。

ᐅ 善用空间数据 发展智慧城市

空间数据听似抽象,其实与社会大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近月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及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造访位处观塘的「地理空间实验室」,了解现时本港 空间数据的发展进程,并探讨数码化智慧城市发展可如何推动建造业更上一层楼。

政府于2017年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制定智慧城市规划与发展策略,其中重点「空间数据共享平台」(Common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CSDI)正利用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设施,支援智慧城市的应用发展,简单通用如手机的地图程式、专业如建造业界的建筑信息模拟(BIM)亦应用了有关地理位置资讯的数据。

开放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入门网站

外界时常认为CSDI等同集合数据的电脑系统,但发展局辖下、空间数据办事处总监陈宇俊测量师指出,CSDI于系统以外,更有制订标准的功能,「CSDI于政策支持下,让地理空间数据得以整合和共享,鼓励不同部门提交年度空间数据计划并列出已开放及 将开放的数据集,并希望制订相关标准和订立框架数据,让空间数据变得易于取用。」政府于2022年底已开放「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入门网站」予公众使用,提供超过500种来自不同政府部门的空间数据集,陈测量师指数字令人鼓舞,期望未来能累积更多具质素的数据,方便大众取用。他续指CSDI功能如同超级市场和供水系统,「CSDI就似超市把众多货品分门别类,清楚列明产品资料和取用方式;CSDI亦是基建,如供水系统一般,我们不会提供各类饮品,但希望能确保用家扭开水喉即有优质食水,让大众以此原材料调整冻柠檬茶。」

其中一个PoC项目为专为视障或有需要人士而设的智慧出行工具,以声音导航辅助室内及户外出行。有赖非政府组织、港铁公司及几个九龙东大型商场的支持,空间数据办事处与发展局辖下起动九龙东办事处(起动九龙东)及地政总署合作推展此项目。此概念能与大众分享,扩大规模并加以改进,例如此PoC被整合至起动九龙东「My Kowloon East (MyKE)」 手机应用程式中的「畅行助手」功能。「MyKE」是专为九龙东而设的综合手机应用程式,利用资讯及通讯科技结合九龙东资讯,推广「智慧城市」措施和「易行九龙东」概念。

发展并制作三维数码地图

CSDI应用惠及日常生活各个范畴,而地图正是呈现空间数据的最佳平台。过去社会多用二维平面地图,但踏入数码年代,三维数码地图内容更丰富,有助用家撷取更准确的地理资讯地政总署现正开发三项三维数码地图,包括三维行人道路网、可视化三维地图,及三维室内地图。

总土地测量师(技术)易伟峰表示时至2022年3月,三维行人道路网已涵盖全港市区及五个主要离岛公众可通行的范围,乡村路及郊野公园行山径亦包括在内;三维室内地图则分三期开发,现已完成先导计划中九龙东的158幢建筑物,规模将扩展至九龙中、西、港岛及新界,地政总署计划2023 年年底前能绘制出全港1250幢建筑物的三维室内地图。

此外,可视化三维地图可显示地形、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地貌和外部特征,数据集由直升机倾斜摄影、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背包移动测量系统等技术撷取的图片和数据整合而成,有助用家了解建筑物景观及地区发展之余,三维地图的座标量度数据更有利评估预制组件的运送行程。

政府建筑信息模拟数据库

据发展局指引,由2018年起,3,000万元以上的工务工程项目必须采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易测量师指地政总署今年(2022年)接收工务工程项目的BIM数据,管理「政府建筑信息模拟数据库」。截至7月,数据库内有30项工务工程合约的设计及竣工BIM数据,易测量师表示数据格式、来源有别,地政总署登记数据后会统一标准,并将之转换至适合开放数据平台的格式。易测量师表示潜在用家可把BIM模型连接至不同建筑阶段的人力估算及物料需要,协助基建规划,利用数据库内的设计数据发展四维地图。

暑期网上亲子工作坊 共建智慧香港

为营造地理空间社区,及鼓励年轻一代和初创企业利用空间数据的潜力,发展局于2021年在观塘成立「地理空间实验室」,举办不同工作坊和讲座,如「用于发展智慧城市的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简介」、「建筑信息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 (BIM / GIS)整合应用」及「环境与健康」主题讲座等。陈宇俊测量师表示此场地能让年青人有多机会接触空间数据,即使过去一年疫情未止,实验室未有停下脚步,2022年4月特别「暑假」期间开办网上STEM亲子工作坊,指导制作网上互动地图应用程式,冀以此实体窗口促进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和应用程式开发者更广泛应用空间数据,开发具创意的应用程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ᐅ Mi∞之「筑」得到的快乐

早前香港园境师学会的陈敬元会长(Paul)分享过利用「组装合成」建筑法的概念套用于过渡性房屋项目的园境设计。透过灵活运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再配合过渡性房屋的特性,相辅相成,成功为过渡性房屋项目设计出各种多功能空间,真正将「组装合成」提升至Mi∞。

当时Paul亦以建造业零碳天地作例子,建议可利用多功能的「组装合成」组件增加更多游乐设施,为周边休憩空间加添更多玩乐设施,倍添生气。刚巧适逢当日如火如荼举行的「筑月2022」以「引领迈向碳中和」为主题,今年除了一系列精彩节目及户外绿色市集以推广低碳生活外,其中一个焦点则是首次展出的「组装合成」筑乐园,真正以Mi∞「筑」起快乐。

观赏百变组装 身体力行改善环境空间

位于建造业零碳天地的筑乐园正正呈现「组装合成」建筑法的灵活多变。筑乐园由不同组件装嵌而成,容易拆卸。而组件可按照不同游乐场地的大小及形状重新配置,重复使用,亦可用于过渡性房屋项目,不需要重新制作,于减少建筑用料上可有莫大的帮助。有如今年的口号「看建未来,筑及生活」。

环保模组 落力实行低碳生活

减碳已经成为国际间炙手可热环保议题之一,刚于本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其中一个焦点亦正集中极端气候与天灾应对。2022年,世界面临更多的极端、罕见的天气和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其中主因包括急速的工业活动发展,导致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何有效减碳、加强可持续发展等绿色事业,均有助建构更美好将来。筑乐园内融合绿化及环保模组,具自我净化及去除PM2.5功能,提供隔热以改善香港微气候。

用心「筑」起社区 加强凝聚力

除了环保元素,展品亦附设「打卡位」及儿童游玩设备,为筑乐园增添跨代共融的潜力!当天同场亦举办首届「零碳小勇士」奖章计划颁奖礼及建造业零碳天地编程创作比赛颁奖礼,零碳天地迎来一群精灵活泼的零碳小勇士及同学,热闹非常。活动特设「建筑材料及技术」及「工地日常及安全」两大展示区域,深入浅出探讨香港常见建筑材料及可持续发展物料等议题,相信这群香港新力军也满载而归,亦是议会一直希望能给予每一位香港人的「幸福感」。

议会近年积极倡议建造业数码化转型,同时举办各形式的讲座或工作坊,向普罗大众推广崭新的建筑技术。未来议会会全力推动行业升级转型,加快土地房屋供应,照顾市民所需,共建智慧城市。

ᐅ 打造「机场城市」新愿景 抓紧大湾区发展机遇

香港国际机场一直国际航空枢纽。最近,议会邀请了议会成员——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工程及科技执行总监梁永基工程師Ricky,与业界分享机管局如何透过提升香港国际机场的竞争力,推动香港经济发展。

建设「机场城市」

香港国际机场一直是全球旅客往来世界各地的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在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为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航空枢纽地位,机管局于2019年推出名为「机场城市」的大型发展项目。

这计划提出将香港机场由「城市机场」逐步发展为「机场城市」,意思是机场不应再单纯是乘搭飞机的运输枢纽,更应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目的地、新地标,将机场打造成一个综合不同商业活动和功能的「城市」。

Ricky说:「过去三年新冠疫情令全球航空业受创,幸好机管局在推动『机场城市』计划方面仍取得重要进展。我们期望整项计划完成后,香港国际机场不单能转型成为香港的新地标,更成为能够带动香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火车头。」

发挥地利优势

「机场城市」的发展愿景是要充份利用机场独特的地理优势,并且把握各项新基建带来的机遇,以整合机场以至周边更广泛地区的经济活动,发挥协同效应。

这项目除了配合政府的「明日大屿」计划,亦能加强香港实力,好好把握大湾区广阔无限的发展前景。

提升客货吞吐量

整个「机场城市」包括多个项目及设施。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建筑界的努力下,机场第三跑道已于去年投入运作,而整个三跑道系统亦可望于2024年完成。

Ricky 说:「待三跑系统完成后,估计香港国际机场每年可以接待多达1.2亿名乘客以及处理1,000万吨货物。」

香港机场锐意强化其「功能」。毗邻机场客运大楼及港珠澳大桥的SKYCITY航天城正是重要部分。

Ricky说:「航天城将会成为一项集娱乐消闲、零售、餐饮等多元化体验的世界级地标;加上扩建后的亚洲博览馆和多间酒店,再配合机场的优越位置和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概念,必定吸引世界各地尤其是大湾区旅客。」

拓机场城市功能

位于航天城核心的11 SKIES将会建设全港最大型的一站式零售餐饮娱乐商业区,总建筑楼面面积约380万平方呎,设有超过800间商店餐厅和57万平方呎的娱乐设施,并有行人天桥无缝连接亚洲博览馆和全新的二号客运大楼。

建亚博馆二期

政府在去年的《施政报告》内提出要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为此,政府正重点支持会展业,而机管局亦正全力兴建亚博馆二期,增加展览区域面积。

Ricky说:「亚博馆二期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引入了多项智能系统辅助,包括使用建筑信息模拟(BIM)技术和综合数码共用平台(CDE),亦采用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等崭新建筑方法,提升兴建效率和方便日后维修保养。」

创新科技的确能有效提升建造业的生产力。为应付大型基建对建造业专业服务的需求,议会一直联同政府及其他培训机构致力为从业员提供BIM以及「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等创新建筑技术的培训,以提升建筑效率。政府亦已在日后的北部都会区预留土地设立储存及制作组件地方,长远而言有利将香港打造成大湾区的「组装合成」建筑法枢纽。

机场另一发展项目是全长200米、连接一号客运大楼与T1卫星客运廊的「天际走廊」,已于去年落成,是全球最长的机场禁区行人天桥,取代停机坪的接驳巴士。

天桥高度超过28米,能让全球最大型双层客机A380通过。旅客可利用自动行人通道设施轻松往来两座大楼。

Ricky说:「为了尽量减少对繁忙的机场运作的干扰,『天际走廊』广泛采用了预制施工,即在场外预先组装大型模块和组件,然后将预制钢段运送至机场并在现场组装成整条天桥。」

增机场城市连系

配合国家提出的大湾区发展概念,机管局正积极提升联运接驳设施,加强香港机场与大湾区城市的连系,例如订于今年第二季启用的海天中转大楼,为中转旅客提供无缝的「陆空转乘」服务。

Ricky说:「届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陆空转乘乘客可乘搭陆路交通工具经港珠澳大桥到海天中转大楼进入香港机场转乘飞机离境,无需再经过境和海关程序。」

大楼旁会建造「航天走廊」,旅客可利用全港首次引入的无人驾驶自动运输系统来往香港口岸人工岛及航天城。

为巩固本港在航空货运的领先地位,机管局正于机场兴建「空侧海空联运货运码头」,并在东莞设立「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

共拓宏愿

Ricky说:「『机场城市』将会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有助香港更好地融入和把握大湾区的庞大发展机遇。我们期望各界群策群力,协助打造『机场城市』。」

事实上,面对各项大型基建工程接踵而来加上建造业工程量不断上升,议会亦会继续向业界加强推广创新科技落地,致力促进建造业更广泛应用创新科技,在加强工业安全之余,达至提速、提效和提量的效果,务求合力推动香港经济腾飞至更高更远的境地。

ᐅ 新思维为体 新方法为用 业界迈步新里程

建造业以一砖一瓦建设都市,更以为大众创造宜居感与幸福感为己任。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四月中于「香港房屋协会国际研讨会2023」担任研讨会讲者,他认为业界于应用「现代建筑方法」改善效率之余,更须革新思维,设计时全盘考虑建筑生命周期需要,并以「四个坚持」提升工地安全,永续人才,达致可持续发展。

房协国际研讨会以「未来愿景 : 为跨代共融创造宜居社区及永续环境」为题,何主席认为欲实现愿景,业界既要应用创新建筑方法,亦必须改变固有思维,才能为市民大众创造幸福感,「 我们沿用以前的方法不可能会有新的结果,所以假如业界要达到市民的需求,一定要采用不同的建筑方法,以及截然不同的新思维。」

MiC省却现场工序

房屋供应强调「提速、提量、提效」,未来本港大兴土木,建造业却面对人力短缺挑战,更须转型升级,追上步伐。去年建造业议会发表《改善建造业时间、成本及质量表现报告》,何主席援引内容,表示如业界尽用建筑信息模拟(BIM)、组装合成建筑法(MiC) 及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 ,将能节省过万人手;他又以香港大学黄竹坑学生宿舍为例,指该项目采MiC,大大减少现场工序,「项目只需六位工人,四、五个月内便建成大楼;如果不采用MiC,于现场钉板、札铁、落石矢,动辄需要50位工人。数据说明一切,这正是我们当走的路。」现时本港约有100个项目以MiC兴建,何主席指相比世界各地,本港MiC起步虽然稍慢,但假以时日,待技术成熟将成大势。

设计考虑建筑生命周期需要

新方法虽好,若缺乏新思维,也不过是新瓶旧酒。何主席明言业界要摆脱不同建筑阶段各自为政的做法,反应全盘考虑建筑生命周期需要,综合各方需要,由设计阶段未雨筹谋,兼顾物业管理等层面,「我走访不少工地,如『The Henderson』、乙明邨长者屋和巧明街项目等,项目团队早于设计阶段已考虑物管细节、建筑设计安全(Design for Safety)、生产力和可持续性。」他讚扬东京街重建项目设计以工人安全为考量,冷气平台设于露台侧,减少维修时搭棚的机会;他又以「The Henderson」为例,指项目以物联网等科技辅助管理,一部平板电脑在手便可知晓大楼用电量、设施运作状况、碳排放等资讯,提升管理质素和效率。

四大坚持改善安全

人才为建造业之本,现时业界面对劳工短缺挑战,何主席期望业界透过「四大坚持」:采用建筑设计安全(DfS)、厘定持分者角色与责任、制订临时工程管理计划及应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统(SSSS)。由四月起,「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将提升SSSS的申请资助,何主席指程往例证明SSSS有助改善安全,现时既有政策支持,又有资助,敦促业界把握良机,提升工程安全表现,吸引新血入行,以「永续人才」,「希望大家能改变思维,你们是行业领袖,你们愿意改变,即能拯救生命!」

ᐅ 建筑新气象:拥抱科技创建宜居绿色城市

近年,本港地产发展商愈加重视可持续发展,运用智慧科技打造绿色建筑。早前,议会邀请了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陈康祺先生(Robert),分享私人发展商如何使用科技创新推动发展,实现建设宜居智慧城市的愿景。.

两大可持续建筑项目

议会近年积极倡议「三零策略」,包括零能源浪费、零废堆填和零资源浪费,鼓励业界广泛应用创新技术如「建筑信息模拟」(BIM)、「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及「装配式设计」(DfMA)等,提高施工效率之余,亦减省建筑物料虚耗,有助实现零废弃的目标。

在议会大力推动下,私人发展商亦愈加善用创新科技,以加强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例如观塘巧明街KTIL240综合商业项目(观塘巧明街项目)及天水围Wetland Seasons Park和Wetland Seasons Bay(天水围Wetland项目)屋苑工程,便是当中的表表者。

建筑信息模拟减物料虚耗

Robert表示观塘巧明街项目透过BIM的三维建筑模拟软件,整合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结构工程,以及机电及管道设备等建筑资讯,优化规划、设计和协调,实现垂直结合业务架构的理念。

他说:「在整个工程期间,智慧科技的应用能提高施工效率,减省在地盘施工时出错的机会,能避免因出错而重做。」BIM让设计、工程及设施管理团队,于施工前预视图则上互相碰撞的地方,及早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成本,亦大大减少建筑物料虚耗。

BIM更可配合MiMEP及DfMA的应用,既可提升效率,又可减废。例如在规划地下室挖掘工程时,先以BIM预制三维模型,再按模型于工厂预制支撑结构组件、配件及连接楼梯,然后运往现场装嵌。除了地下室外,风柜房、冷冻水管、电缆槽等设施亦于工厂预制,再运送至工地后装嵌,减省工序。

同时,在实际施工前,工程人员利用BIM计划相关的工序,并向工人讲解施工步骤,提升工地的安全水准。除了协助设计及施工外, BIM技术亦为将来设施的管理及维修提供详细的资料,包括提供墙内管道的3D图则、模拟日后运作及维修的情况等。

绿色建筑让发展与保育共存

科技亦助发展智慧绿色建筑。Robert指观塘巧明街项目采用崭新的智能大厦管理系统,以人工智慧实时监察和调校冷气、电梯、照明系统及空气质素等,减少60%能源消耗、40%用水量及增加30%空气流通量,达至「绿建环评」(BEAM PLUS)、「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LEED)和「健康建筑认证」 (WELL) 的认证要求。

至于天水围Wetland项目,Robert说:「我们认为体现了保育与发展的共存。」

他表示由于项目邻近湿地公园自然保育区,所以团队在施工时采用低噪音工序,以减低对生态的影响。同时,项目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设计,包括阶梯式设计及之字形布局、通风廊、土地色外墙、低反射的落地玻璃墙等,确保项目融入周边环境,打造出自然环境与智慧科技结合的屋苑,提升天水围的地区形象。 此外,工地的预制石矢板组铺设运输道路 ,能减少来自工程车辆的灰尘,令工地环境更整洁及安全。

新发展与旧社区共融

Robert表示地产项目不仅解决大众居住、工作及娱乐的需求,更具备改善周边配套及地区环境的社会责任,体现议会提倡的宜居感及幸福感。Robert说:「因为我们是在社区内建设一个项目,所以我们必须把项目与社区联系起来。」

他指出不论是观塘巧明街项目,抑或是天水围Wetland Seasons项目,团队皆与政府、区议会及地区人士充分沟通及协调,希望项目能与原有社区共融,并可惠及整个社区。他说:「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以发展商、土地拥有者的利益作出发点,也从政府部门和地区持分者的层面出发。」

以观塘巧明街项目为例,由于项目位处观塘旧工业区,区内旧有的道路狭窄,人多车多,经常出现交通挤塞,所以团队与运输署及区议会等合作改善周边路况,将巧明街从两线行车道拓宽至三线,以及将部分街道从单向改为双向,并拟建行人天桥连接牛头角地铁站,改善行人畅达度。

各界推动可持续发展

Robert更指科技应用能吸引年轻人入行,例如观塘巧明街项目的团队,便是一班20多岁的年青人。最后,他表示可持续建筑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未来将日益重要。「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发展商的切身前景,更推而广之至整个业界以至社会的层面。」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亦呼吁业界坐言起行,拥抱智慧科技,开拓可持续未来,共建更宜居的城市。「我认为从规划、设计、建筑科技和建筑材料各方面,在座每位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为建设绿色及更美好的香港作出贡献。因此,我相信只要政府、私人界别和专业机构携手合作,我们将能令这个城市变得更好,成为亚洲区甚至全球的典范。」

ᐅ 蜕变纳才 建造业迎黄金十年

未来十年本港每年工程量预计将增至每年3,000亿元水平,但如业界于人力资源、科技水平未能跟上增幅步伐,或与「黄金十年」的机遇失之交臂。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于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主办的「香港建造业研讨会」演讲,提醒业界须以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并分享到大湾区考察的成果,鼓励业界参考内地同业的例子,交流合作,强强联手协同增效。.

何工程师演说以「香港建造业表现与期望」为题,他指过去20年本港发展因不同因素滞后,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正好追回进度,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但他强调业界不能单单求快,更应求质,「不要只著眼于工程速度,反而要专注于为市民谋幸福和可持续性,寻求高质量发展。」

大湾区强强联手

建筑绝非单靠一人之力,群策群力尤为关键。香港建造业坐拥地利,大湾区的产业供应链齐备,将成本地建造业发展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的重要助力。今年两地通关后,议会筹办多场大湾区考察团,率领业界与内地同业交流,参观不同建筑项目,何工程师指此行收获丰富,引用远东幕墙、中建海龙及深圳龙华樟坑径保障住房项目等例子,讚扬内地建造业发展一日千里,「龙华装配式保障房以MiC建设,团队只花363天即建成五幢28层高的大楼,短短一年已从无到有。」他续指内地项目采用全数码化管理,工地实况透过控制板一览无遗,更能反映碳排和碳足迹数据,进步前所未有。何工程师寄语本地业界应多与内地合作,互补长短,「两地强强联手,果效不限于『两巨头』,而是发挥出『四巨头』的威力。」

四大方针 解决安全问题

解决安全问题为建造业当务之急,何工程师表示业界如于安全议题滞足不前,一切努力尽付空谈。过去20年建造业每年死亡数字徘徊双位数,何工程师敦促业界要痛定思痛,透过采用建筑设计安全(DfS)、厘定持分者角色与责任、制订临时工程管理计划及应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统(SSSS)。

招募人才亦为业界聚焦点,何工程师强调吸引新血关键在于建造业的正面形象需深入民心,提及议会透过『看「建」未来「筑」及生活』计划,以电视节目等渠道宣传建造业,「我们要让年青人感到重要,同时亦让其家人引以为荣。」此外,何工程师认为业界亦须为后进订立晋升阶梯,确定前景,「我们应为新入行工人、半技术及技术工人提供生涯规划,让他们看到晋升阶梯,能够衔接学位课程。这正是建造业议会和发展局正努力的事,但我们也需要业界所有人士投入。」

ᐅ 创新科技提升效率 同心协力再展新篇

建造业议会一直致力鼓励业界利用创新科技,例如建筑信息模拟(BIM)、物联网(IoT),以至「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等提升生产力及提升工地安会水平,亦举办有关科技的大师班,以培育业界的精英。早前,议会更邀请了华懋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蔡宏兴建筑师(Donald),分享创新建筑技术如「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如何能提升建造业效率以及对整体社会的裨益。

建造业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随著多项大型基建开展,未来十年,本港建造业可以说是踏入另一个黄金时期,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挑战。

正如Donald说:「大量基建动工和发展,令每年的建筑工程量增至数百亿港元。不过,工程量上升的同时,建造业也面对重重挑战。」首先,建造业普遍存在人手老化问题,而且年青人对行业认识不足,对加入建造业意慾不高,对生产力和效率造成一定影响;与此同时,每年的工业意外数字均达双位数,反映需要正视工业安全问题,方可吸引新血加入行业。

还有是如何减低建造业施工过程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据统计,建造业的碳排放量占香港总碳排放量约70%。建造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料以至噪音,亦对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随著工程量上升,建造业亦面对质量控制的问题,例如由建筑工人的手工所引致的瑕疵等等。业界须致力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能符合市场要求和旣定标准。

近年全球气候变化,令建筑工程受阻,亦间接推高成本,因此,如何有效监察工程进度和开支,亦成为重要课题。

新科技 新出路

虽然未来有不少的挑战,但议会早已联同业界推广新科技的应用,迎接未来的机遇。Donald亦表示:「透过利用创新科技,建造业便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或应付上述挑战。」

首先,踏入电子经济的时代,数码化已是各行各业未来的重要方向。但随著综合数码共用平台(CDE)等科技获得更广泛应用,建造业亦正逐渐实现数码转型。至于另一项创新技术 — 建筑信息模拟(BIM),长远而言,不单对建造行业有利,还可帮助物业的业主和管理公司「终身」改善营运效率、降低日常运作及维修成本。此外,建造业界利用BIM和CDE等数码化工具,可更便捷地向政府部门申请批核工程,并确保申请内容符合旣定准则,有助缩短审批时间和降低成本。

至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和「区块链」(Blockchain),则可协助建造业收集关于工程的实时数据和资料,从而减省花于这类重复性工序的人手,并可提升资料的安全和可靠性。事实上,BIM亦可应用于建造业其他程序,例如电子招标(e-tendering),日后更可望方便建筑界从全球各地采购建材、设备和服务,借此提升采购效率和降低成本。目前,建造业在使用e-submission(电子呈交)和automation(自动化)这两方面仍未全面,若业界能更善用这些技术,将可进一步提高建造业的工作效率、质量和准确性。

在减排方面,建筑界亦正从建造阶段着手,利用新技术减排。例如部分业界在紧急发电方面已开始采用电池储能系统,减少碳排放之余,利用大数据加强实时监察和分析,为减排出一分力。

「组装合成」建筑法 一举多得

在建筑方面,「组装合成」建筑法(MiC)能为建筑界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由于部分建筑工序移至工厂内进行,减省现场施工工序,工厂生产模组同时可在工地现场进行其他工序,让MiC建筑时间较传统方式快三成。工地的劳动力需求亦可降低七成,而现场施工产生的噪音则大幅减少75%,至于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亦减少约68%。 利用MiC的预制建筑技术,能够在工厂化的安全环境下生产和装配建筑组件,令工程减少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并且提升建筑安全和降低成本。

受到生产数量等因素影响,尽管MiC 技术的建筑成本有可能较传统建筑方法高,但长远而言,采用MiC可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成本和提升质素。华懋集团与市区重建局合作、位于长沙湾东京街的重建项目,便是本港第一个由私人发展商以MiC技术建成的私人住宅项目。该集团在港铁东涌另一物业发展项目亦会引入 MiC,兴建五幢46层高大厦合共约2,000伙单位。

不过,Donald表示,MiC技术在香港的应用仍面对一些挑战,若政府能透过提供政策支援(例如增加总楼面面积豁免和楼高限制),减轻业界使用 MiC 技术的建筑成本,相信能为业界应用 MiC 技术提供更多诱因。

现时政府已接纳议会及业界建议,将会研究在北部都会区预留土地生产及储存「组装合成」组件,及促进与大湾区协作完善「组装合成」供应链。Donald表示:「采用MiC技术能够提升本港房屋建筑的质量,有助保护环境,并且加强香港社会的竞争力和整体生活质素。不过,创新科技始终只能解决部分困难。除了在建筑程序上运用创新科技,更重要的是改变思维去面对挑战,建造业才可奋力前行,令香港发展成为一个更宜居的城市。」

支援业界 把握机遇

事实上,议会亦会继续向业界加强推广创新科技落地,致力促进建造业更广泛应用创新科技。例如议会一直开办各类有关创新科技的课程,培训业内管理层及前线工人,协助他们了解组装合成建筑法这类新技术的运作流程和管理,帮助工人转型,让建造业积极迎向和把握创新科技带来的机遇。

同时,议会亦就新科技及MiC的应用积极与大湾区合作伙伴联系,为业界开拓新机遇。

正如议会主席何安诚所言: 「建筑是一门协作及连系的艺术,我们不能单打独斗,必须与伙伴一同合作。」

ᐅ 迎向人工智能新纪元 提升本港建筑成效

人工智能 (AI)科技正以惊人速度发展,近期ChatGPT更成为全球热话。议会一直致力鼓励本港建造业更广泛利用创新科技,包括推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建筑项目,从而提升建筑效率及质量。早前,议会邀请了 AI 机器视觉知名学者、香港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的马毅教授,出席「香港建造新视野」研讨会,分享有关人工智能的槪念以及这项科技如何协助建造业提升效率。

借人工智能  推动建造业

马教授在研讨会上深入浅出地简述了过去80年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让业界对何谓人工智能有更清晰的认识。

马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和机械化技术的最大功能,是能够将一些劳动性较高的工作自动化,让员工更专注于高价值的任务,从而提升生产力。换言之,人工智能和机械技术可以减轻如建造业等传统行业劳动人口短缺的问题,为建造业带来莫大裨益。

马教授说:「近年,全球各地建造业都面对劳动人口不断减少和工人老化的问题,以内地为例,每年建造业劳动人口都在大幅萎缩,直接推高建筑成本,故此,引入人工智能及自动化已是势在必行。香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建造业。」

正确理解人工「智能」

不过,马教授认为,建造业是涉及「创造」的行业,机械化暂时还未能取代人手。至于近日各界纷纷担忧人工智会否取代人类,马教授认为还是言之过早。他指出,这种忧虑最主要是由于大家对「智能」这个词存在很多根本性的误解。马教授认为,过去十年间,人工智能看似发展惊人,但其实仍停留于开发机械式的感知、识别和记忆功能,而记忆并非「智慧」,当机器仍未如人类般拥有「预估」情况和「衍生」事物的能力或创造力,便谈不上是真正的「高端」智慧。

马教授又指出,根据目前情况,人工智能始终仍停留于「被动」方式,仍未发展出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亦未能有意识地从外部世界学习,故基本上机器仍是受人类主导和控制,所以不用担心人工智能有自主意识,甚至可以统治世界。

大师级培训班学员分享

议会主办的大师级培训班一向深受业内人士欢迎,早前更举办「人工智能与建造」大师级培训班,几位曾经参与的学员亦有出席并就人工智能这议题作出分享。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总建造经理— 土木工程黄宪昌博士工程师(Henry)以就任的港铁为例,指公司正积极将智能化及数码化等技术应用于各个服务范畴。相关策略分为三大支柱,首先是工程数码化,积极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和综合数码共用平台(CDE)等科技;第二是项目管理数码化,管控项目进度和支出;第三是工地数码化,透过人工智能和数码化,提升工地安全和质量监控。

工程顾问机构 —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亚洲数码策略经理廖绪钰先生(SY)指人工智能应用于建筑界,可透过将工序自动化,有助按项目的实际需求调控出产,并且更准确预估工程表现和营运成本。另一方面,运用人工智能有助减少人手出错之余,又能处理大量数据。

政府发展局高级土地测量师(空间数据)乔佩华女士(Joanne)则分享特区政府为将香港发展为智能城市而设的「空间数据共享平台」(Common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CSDI))。这平台旨在促进政府机构以及不同企业/专业人士、学者及本港社区有效交换优质和最新的空间信息和服务,让用家查阅、分享和使用来自不同政府决策局/部门和公共组织的空间数据。

Joanne说:「CIC在向建造业推广人工智能方面的速度快而且非常领先,我们在课堂中分组项目过程中,利用大量3D环境数据制作人工智能设计项目,特别是设计优化(design optimization),将人工智能槪念应用于工程项目。」

推动业界   迎智能新世代

事实上,人工智能有助建造业加强分析数据、监察工地安全和即时发现任何异常工作模式,对提升建造业效率的确有莫大帮助。

今后,议会会继续透过不同工作,积极向业界推广善用人工智能,鼓励建造业更广泛应用创新科技。同时,议会亦会就人工智能和建造业数码化等创新科技的应用,积极与大湾区合作伙伴联系,透过彼此借镜学习,共同提升建造业水平。

正如议会主席何安诚(Thomas)所言: 「人工智能有助建造业预估成本、优化设计和规划项目。善用人工智能已是各行各业的大趋势,建造业亦不例外。我们将会鼓励建筑界更广泛采用这些科技,而议会亦会致力培训建造业从业员,协助他们好好装备自己,迎向这个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并为推动香港的智慧城市发展出一分力。」

ᐅ 2023.12.11  创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我们必须设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为了促进建造业与不同行业的讨论并激发新构思,建造业议会最近邀请了牛津大学发展及外部事务副校长兼英国原子能机构主席戴维 · 甘 (David Gann) 教授 ,与一班行业领导人物分享并探讨如何在建筑环境中融入创新以助我们去应付气候危机。

 

创新的迫切性

我们的世界现正处于危机和机遇并存的时代。甘教授在分享会上首先指出建造业对资源的庞大需求以及减少碳排放和投资可再生能源的迫切性。「在过去20年间,全球已经燃烧了50%以上的化石燃料。为了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我们将不得不用可再生能源替换11,000万吨的碳排放,这相当于在未来30年每天建造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或大型核电厂。这亦代表著每天100亿英镑的投资,直到2050年。」甘教授说。这正正反映为何建造业迫切需要在可持续性和数码建模等领域上作出创新。他强调建造业界必须采取更积极的可持续性方法去完成工程。

甘教授建议行业应该采用新技术和流程,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数码工具方面。他以将在英国诺丁汉郡西伯顿建造的首个聚变发电厂STEP为例子。该项目使用了新的设计和机器处理系统,用于集成聚变机器的材料。在过去几年,许多初创企业相继在该项目中部署了崭新的工具和技术,例如虚拟设计工具。NVIDIA是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现正与牛津大学和英国原子能机构密切合作,开发一个全新的设计环境,以便他们可以为ITER同时进行复杂的设计选项。

虽然现有的新技术和工具可以整合成本、时间和质量,但甘教授强调吸引和培养能够善用这些工具推动创新和提高行业可持续性的人才更为重要。这就需要逐步改变行业文化,而领导层就需负责设定合作的方向。他观察到,香港的建造业已成功引入和采用了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和建筑信息模型(BIM)。通过这些创新工具,建造业在大型工地上可以减少对前线工人的依赖,同时可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质量。

 

适应力强的建筑环境

根据甘教授的说法,我们需要运用创意去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当今设计的潜力,创建更具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他强调了综合设计环境,例如可以同时全面地考虑所有参数的重要性的digital twin。建造业是碳排放数一数二的行业,因此需要在减少碳足迹方面多下功夫。他建议避免只减低起始资本成本,使用价值工程来找出最具适应性、可长远使用和高质量的材料。他还强调了工程人员需要巧妙配置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当今建筑物的功能。

超越创新

政策创新和创新本身同样重要。为了促进创新,行业必须与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密切合作。甘教授以牛津大学的疫苗研发项目为例,说明他们在COVID期间成功将开发时间由12年缩短至1年,全因得到了监管机构的支持和配合。全球需要创建国际标准和法规,以刺激创新并将投资引向正确的方向。

另一方面,甘教授同意当项目采用创新科技并提升与现场工人的合作和参与,将可以大大提高建筑项目的安全表现。他强调重点是将人们纳入开发和部署新技术的过程中。

 

可持续能源

在当天的分享会上,甘教授还跟与会者分享了聚变能源的发展潜力,他认为到2050年聚变能源将可商业化。然而,他警告说我们不能仅依赖聚变能源来解决气候危机。我们需要找到商业上可行且可以快速实施的解决方案,例如风电、核能和碳捕捉。至于在建筑环境的层面上,我们需要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方法,特别是在医院、建筑工厂及设备等能源需求大的建筑物中。

最后,甘教授指出,进入建造业的年轻人将面临许多需要创新的挑战。他很高兴了解到香港未来十年建造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政府积极推动的铁路项目。但他认为香港在劳动力短缺方面也面临著与英国类似的情况。

总的而言,甘教授在会上与建造业议会成员们分享了他的在可持续性工作的经验以及英国的情况。他强调创新,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慧可帮助我们的建筑环境适应气候危机。他相信科技永远不会停滞不前,我们应该继续共同努力开发创新的想法和技术。

 

ᐅ 2024.01.04  加快各项建设  积极创建香港未来

特区政府近年锐意增加本港土地和房屋供应,积极推动多个基建项目,例如研究发展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和多个运输基建项目,预计会令本港建造业的工程量按年增长至3,000亿元,并朝建设「宜居城市」发展。早前,议会邀请了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议员出席「香港建造新视野」活动,以「香港未来展望」为题,就本港未来大型基建项目的推展分享意见。

土地是社会发展及建设宜居城市的基础。社会对政府加快土地供应,应对房屋及经济发展所需,期望甚殷。

叶太表示,新一届特区政府及立法会在这方面已加快步伐,单是过去一年便已顺利通过千亿元的公共工程项目拨款,未来会更集中通过基建项目拨款,推动本港发展。

打破政策挑战   加速基建发展

过往,本港在推行工程项目的进度遇到不少政策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香港的发展。叶太表示,为了精简发展程序,特区政府最近已拟订并提交立法会审议《2022年发展(城市规划、土地及工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

发展局于去年年底提出修订六条城市规划及土地条例,以综合草案的方式一次过、有目标地修订六个范围的条例,务求精简现有造地程序、压缩发展时间表,并加快造地以回应社会对土地房屋的殷切需求,为造地建屋大幅提速、提效。

叶太说:「若条例草案获立法会通过,对加快土地供应将起到积极作用。待建议实施后,一般项目由『生地』变成可建屋『熟地』的时间,将由最少6年压缩至约4年,而新发展区即以往所谓的『新市镇』等大规模项目的规划,更会由现时约13年大幅减至7年,大大促进项目推展的效率。」

叶太表示,政府又提出缩减城规会制图程序,由原本接受多轮公众意见减至一轮的公众谘询。至于由呈交草图至核准的法定时限,亦由「2+9」个月缩减至「2+5」个月。

目前维港的填海工程受《保护海港条例》规限。政府向立法会提出,建议较小型、不多于0.8公顷的海港改善工程或非永久性填海工程,例如建造登岸台阶、改善码头等,可由司长级政府官员批出豁免,不需经由立法程序。

另一项建议是订明无须先完成分区计划大纲图,即可就建议的填海计划刊宪并处理反对意见,让填海工程提前最少9个月。

叶太表示,修例亦会让受城市规划或收地影响的人士得到更多保障。

北部都会区   香港前行新引擎

叶太又集中介绍北部都会区的未来规划。北部都会区是本港未来的策略发展据点,主要包括元朗及北区合共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预计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后,可容纳约2,500,000人口,并提供约930,000住宅单位及约650,000个工作职位。

叶太表示,为更完善北部都会区与各区尤其是市中心商业区的联系,政府正进行公众谘询,提出兴建三条策略铁路及三条主要干道,即港深西部铁路(以连接洪水桥和前海)、中铁线、将军澳线南延线,以及北都公路、沙田绕道和将军澳---油塘隧道。当中,港深西部铁路将充分利用北部都会区的边境优势,有助促进本港与大湾区融合。

北部都会区的发展重点之一是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建设新田科技城,有望成为本港创科枢纽,同时可创造约十多万个创科就业职位。

新田科技城分为创新科技园区和新田市中心两部分,兴建约50,000个住宅单位以容纳150,000人口,预计最快2031年入伙。创新科技园区面积相当于17个香港科学园,有助加强本港发展创科以配合国家发展。

叶太表示,发展北部都会区对香港具有重大策略意义。传统上,香港因土地界线一直出现发展难题,北部都会区正好打破困局,有助香港与大湾区融合,鼓励港人到大湾区工作甚至退休,改善港人生活质素。叶太期望公私营双方通力合作发展北部都会区,开发本港土地潜力,加快本港发展步伐。

加强湾区协作  确保未来发展

面对如此多的基建项目,必须大量建造业人手。根据议会于2023年初发布的建造业人力预测,建造业劳动力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预计到2027年香港建造业将有逾50,000个人力空缺,其中40,000名为建造业的技术工人。

人手缺乏直接影响基建工程项目。本港不能被人力短缺阻碍复甦、窒碍经济发展、影响民生,因此,政府最近公布建造业和运输业的外劳输入配额上限合共二万人,以解决多个行业和工种存在的前线劳工短缺。

正如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所言: 「业内各界别均极需要人手,业界不能被劳动力短缺而影响未来发展。为了建造业的未来以及为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议会将继续与大湾区的伙伴合作,开拓更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会。」

展望未来,议会定必与业界同心同德,提升建造业生产力,配合和支持政府政策,营造更理想的居住环境,促进本港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

ᐅ 2024.01.24  建造安全 全系态度

安全乃建造业发展基石,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分别出席「香港建造新视野」午餐会、由香港建造商会与香港营造师学会合办的「建筑人何去何从」论坛及明建会「国际建筑论坛」,跟与会者分享对建造业未来发展的建议。过去一年建造业安全表现成公众关注一环,何工程师疾呼同业需以安全为先,正视意外,汲取经验,改变业界文化,实践安全。

针对弊处 逐点改善

2023年建造业虽于科技应用、数码化及可持续建筑等范畴渐见成果,然而,年内仍时有发生工业意外,为业界蒙上阴影。回顾多宗事故,何工程师归纳五大重点,建议业界针对改善,引以为戒。

  • 必须持续执行动态风险评估——工地环境多变,管理人员如及时透过动态风险评估识别危害,评估并剔除风险,可保工友安全;
  • 业界必须正视高空工作安全风险,检讨现行工序及保护措施。
  • 管工、安全主任等人士必须勤于巡查监管,以减少意外发生。
  • 工地须划出「死亡地带」禁区,近年吊运工序日增,工地务必妥善规划吊运路径及围封「死亡地带」以警示工友,风险将大大减低。
  • 工地管理者可采用「C帽」制度,识别60岁以上高龄工友,委派人手监督及支援。

建立安全文化

究其根本,何工程师认为业界安全痛点源于「安全文化」未于业界札根,因此需透过举办早会等措施,以「组合拳」改变工友心态,长远才能提升工地安全。

一日之计在于晨,香港建造学院已参考日本等地同业的做法举行早会,每早作双扣安全带尾绳模拟练习,配合「指差呼称」,养成肌肉记忆,减少人为出错机会。此外,亦会由安全管理人员带领工友分组,按当日工地变化执行动态风险评估。议会去年年底已编订「建造安全早会文化」参考资料,何工程师鼓励业界跟随做法,让意外机会减至最低,很高兴其士集团、金门建筑、协兴建筑、联力建筑等多间建筑承建商已经在工地推行安全早会,培养工友的安全习惯。

工地安全,人人有责,安全绝非一人之责,要靠赖各级同业联手合作始能成事。管理层应多到工地巡视,了解前线状况,并以身作则,从上而下著重安全,建立榜样。

议会已把2024年订为「安全年」,何工程师寄语业界须致力保障工友福祉,如安全不彰,则一切努力和计划皆成泡影,期望新一年建造业迈步向前,向安全目标更进一步!

 

ᐅ 2024.02.01 全面数码化转型 迎接美好明天

新科技的出现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而建造业也不例外。建造业议会于 「建造香港新视野」活动便邀请了奥雅纳(Arup)数字咨询服务全球主管及董事Will CAVENDISH博士就这些新兴技术如何帮助建筑业发展分享见解,并阐述专业团体及行业机构等如何能够促进建造业数码化转型。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在分享会上先概述了「明日大屿」和北部都会区等大型发展项目,指这些项目将激发建造业的发展潜力。然而,随著香港建造业进入其「黄金十年」,多年来建造业依赖的传统技术将不能满足行业未来的发展。

新兴技术 塑造未来

人工智能(AI tools)、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生成设计(generative design)、智能感应器(smart sensors)、数码分身 (Digital twin) 等崭新技术的应用对建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行业现正处于需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的年代。这些新工具可以在建筑设计、资产管理、风险评估,甚至危机应对等各个方面促进建造业发展。CAVENDISH博士相信,只要正确利用这些新工具,建造业在可预见的将来必定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与时并进 建构现代都市

顺应社会发展,香港建造业已将可持续发展列为首要任务,而机器学习和生成设计等工具将成为优化可持续基础设施设计的重要手段。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如今的建筑师需要遵守越来越多的建筑规范,包括总建筑面积、改善遮阳、隔热效能和建材要求等。利用生成设计等工具就可以提供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让建筑师在所有设计标准上都能思虑周全。

放眼海外,CAVENDISH博士指上海是一个数码化转型的绝佳例子,上海利用数码化工具帮助建造业充分利用土地结构;建筑师可以在设计城市排水系统时考虑到城市的自然景观和地形的「微特征」,例如利用自然的坡度设计污水处理系统,为城市节约能源。

至于香港,奥雅纳为东九龙建立的立体城市地图已经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打下稳固基础。该地图是这庞大都市的数码分身,把区域内的各种物业及系统钜细无遗地整合到一个地图中。以上的都会级数码化应用展示了数码工具的巨大潜力,将帮助建造业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尖端科技 革新项目管理

透过这些创新科技,建造业将能全面改革其项目管理的方式。通过安装智能感应器等监测设备,不同项目的潜在问题将可被提前预测和解决。CAVENDISH博士以澳洲昆士兰为例,当地的道路网络采用了人工智能监测,以检测道路表面的任何缺陷,配合智能修复系统及时指派维修人员,最终大幅减少对道路缺陷的投诉。

 

人工智能洞察先机 达致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跟科技发展环环相扣。CAVENDISH博士指出,建造业要做好环保表现,建筑物本身就先要全面数码化,然后再让整个电网转投更环保的发电方式。随著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焦点,创新科技可让我们更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安装智能感应器来检测不同结构的实际折旧速度,并通过机器学习比对物料原始预测的寿命与实际获得的数据,因而大幅延长不同结构的使用寿命。CAVENDISH博士表示,透过类似的数据估算,部分桥樑更可以延长多达15至20年寿命,从而达致物尽其用、降低成本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循环经济的关键支柱之一。

持分者通力合作 议会角色至关重要

CAVENDISH博士认为建造业并非夕阳行业,他更倾向描述行业为一个「经历巨变的行业」,因为整个行业都正在营运方式上经历全面且影响深远的变化。CAVENDISH博士指只有政府与不同持分者间合作无间,建造业才可实现全面数码化转型,而建造业议会亦可善用其桥樑角色团结业界,与政府建立有效沟通渠道,以应对业界诉求,及推动突破上起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CAVENDISH博士认为要好好把握这些机遇,各界需要承诺和实践紧密合作。在建造业议会与业界的共同贡献下,建造业已为数码化转型打下良好根基。寄语将来,希望香港建造业能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依归,于未来十年共创辉煌。

ᐅ 2024.02.16 善用衞星遥感    建构更安全香港

科技发展能为建造业带来变革,大大提升效率。早前,议会邀请了国际著名地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卓敏地理与资源管理学教授关美宝教授出席「香港建造新视野」活动,分享如何透过卫星遥感技术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以至其他新科技提升建造业以至本港整体基建的安全,为建造业和社会发展带来裨益。

卫星监测  科学支援

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于2015 年成立,专注于太空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硏究所运用自建的地面卫星接收器,进行包括地理空间智能(geospatial AI)、健康地理学 (health geography)、多源遥感环境监测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和虚拟地理环境(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s)研究,透过对环境进行监测,研究地面变化,为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科学上的支援和解决方案。

关教授说:「研究所的工作可以用四个中文字:『天、空、地、人』槪括。我们运用人造卫星获取遥感影像,结合由无人机等途径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全面的地球观测,再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不同的地理现象。」

近年,有工地或建筑中的设施变形甚至沉降,引起社会关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卫星影像,能够监测建筑工作、施工和建筑物的结构,有助监控工程进度、质量和施工安全。关教授表示,有关技术能够提升工地安全,故此亦有助建造业持续吸纳新血。更重要的是,卫星遥感可用于监测建筑中的设施结构,透过实时监控建筑物的情况,如有变化可提前作出预警。

现时香港国际机场和港珠澳大桥香港部分亦采用卫星遥感监测基建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评估潜在风险。这技术比传统地面监察的频率多五倍以上,精准度更细至2毫米。

「城市体检」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早于2000年代初已经与国家科学技术部合作推行雷达遥感项目(radar remote sensing),借此对基建设施和结构安全进行检测和评估,亦即俗称的「城市体检」,务求预早发现潜在问题或风险,确保城市运作和居民安全。

研究所利用多源遥感技术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透过由不同来源取得资料,包括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光学影像,结合地面环境数据进行遥感分析。所获得的各种地表信息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应急风险评估、智能交通系统以至建造业安全及推广等领域,有助提升城市的整体安全水平,减少意外事故。

关教授表示,要预测地表的严重事故,可利用卫星遥感的InSA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时间序列 (time series),透过拍摄到的InSAR影像,监测建筑物变形等地面变化并作出预警,从而减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除了衞星遥感技术,研究所还利用无人航拍机或系统,从地面低处监察建筑工地有否废料堆积、不当储存、安全网破损等问题,从而作出预防。

研究所又建立了3D噪音建模 (3D noise modelling) ,评估本港每幢大厦甚至每个楼层的噪音水平,这亦可用于量度建筑工地的噪音,舒缓工业噪音问题。

关教授表示:「工业安全往往涉及『人』的因素。利用移动感测技术 (mobile sensing technologies) ,即透过人们配备的传感器材如智能手机收集数据,可实时监测建筑工地的环境、噪音、空气质量并作出相应预防措施,提升建筑安全。」

她又说,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其他数据源和感知技术,有助我们建立一套智慧城市环境感知系统。透过监测对人体甚至心理健康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例如空气污染、噪音,有助制订相应的健康建议和预防措施,并可为香港进行俗称的「城市体检」。关教授表示,令人振奋的是,中大将发射首颗由本港出资的人造衞星,用作监测研究,相信有助香港建立一个更健康安全的城市。

善用科技 加强联系交流

正如议会主席何安诚所言:「善用科技对建造业的发展的确非常重要。我们应充分把握与不同地方尤其是与内地交流的机会。为此,议会早前便举办『中国建筑科技发展与香港建造业未来』论坛,探讨内地建筑科技的最新趋势,以及本港建造业的发展方向及可能面对的机遇,为香港与大湾区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开展了一个极成功的平台。」

另一方面,智能化已是现今物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议会辖下的香港建造学院位于九龙湾院校的「物业管理智能监察中心」已于2023年8月底开始运作,该中心为共享空间,透过运用和展示数码分身(Digital Twin)、建筑信息模拟(BIM)、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最新科技,积极推动本港物业管理数码化和科技资讯交流,从而全面提升物业管理的质素与效率。

今后,议会和其他业界组织将不断合作,继续为业界提供与建造业相关的新科技交流及培训,合力提升建造业效率和工业安全,务求为香港建造业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ᐅ 2024.02.29 改变工地文化   缔造更安全环境

一年伊始,回顾2023,建造业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正如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在最近一次「香港建造业新视野」活动中表示,在过去的一年,「组装合成」建筑法项目陆续落成,业界亦见证可持续建筑概念扎根香港,更嚐到了数码化所带来的成功滋味。可是全力向前发展之际,去年多宗建造业工业意外酿成人命损失亦为上述成就蒙上阴影。

 

一宗意外都嫌多,所以议会已将2024年定为「建造安全年」,积极提升工地环境,除了采用创新科技外,更提倡从根本着手,改变建造业安全文化。议会最近邀请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大会代表陈帆教授工程师分享他对工地安全及工地文化的见解。

 

新科技保障工人安全

在香港,未来有多项大型基建动工,包括政府在未来10年计划兴建逾40万个公屋单位,还有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以及各项铁路及交通设施等发展,每年的建造工程量达港币3,000亿元,建设更䌓荣、更有活力、更宜居及更具持续发展力的香港。

 

陈教授工程师认为能够将这些蓝图付诸实践,实有赖数十万的建造业工友的努力,但业界在保障工人安全方面的表现就差强人意。建造业界已经注意到工地安全的重要,并逐步广泛采纳一系列改善安全的措施,当中包括采用议会一直推动的「组装合成」建筑法及机电装备合成法,持续进行动态风险评估、安装智慧工地安全系统,加强工地的监管和培训工友,用以提升工地安全。

 

纵使承建商已安装了充足的安全硬件及软件,也分配充足的资源去培训及推广工地安全;政府及议会亦不遗余力推动工地安全,包括修改有关法例及加强巡查工地,但意外仍时有发生。陈教授工程师与何安诚工程师同样认为是业界的安全文化及安全意识不足做成,唯有改变文化才能提升安全水平。

由上而下带动新文化

何工程师指翻查工地意外纪录,可以总结出数个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缺乏动态风险评估、没有设立危险区域及高空工作缺乏管理及监管等,而大约四成的死者均为超过60岁的工友,所以改变工地安全文化是刻不容缓的事。

 

陈教授工程师表示:「企业文化是由上而下去倡导,领导人所关注的事情对企业文化的影响非常大。」他鼓励业界领导层要积极到工地视察,听取工友的意见,以身作则推广安全文化。

 

他亦进一步阐释何谓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糅合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观察力,这种观察力可以影响如何执行已在工地上实施的措施,而不是空谈应该要做些甚么。要实际看到安全文化的成果,可以趁当没有其他人在场监督时,观察工友的行为模式。」

 

陈教授工程师希望建造业可以做到工友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也做足安全措施。正如何安诚工程师所言:「安全是一种文化、习惯、心态及态度。」

 

陈教授工程师更鼓励业界不可再纸上谈兵,立即采取行动,安全文化需要时间去建立及巩固。他说:「改变工地安全文化是业界的集体承诺,相信这个承诺可以作为行为指引,形成一种价值观,在意识到有存在风险时会说『不』。」

 

安全文化是业界的每一位持份者的责任,正如何安诚工程师说:「我希望各位由明天开始能在工地实施更具效率的安全程序,包括:确保工友清楚工作环境的危险地带,思考如何协助工友安全地完成工作,确保工地管理层、安全主任及前线工友做好动态风险评估,以及每天早上进行工地现场简报会,让工人知道工地情况及习惯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工序。」

 

真正的转变是由管理层坐言起行开始,建造安全人人有责。

ᐅ 2024.03.14 永续共融   创建宜居香港

香港寸金尺土,安居乐业一直是市民的心愿。随着社会和人口转变,市民的住屋需求无论在质、量方面均不断变化。故此,为市民提供可负担住房一直是社会须共同面对的挑战。早前,议会邀请了香港房屋协会(房协)行政总裁兼执行总干事陈钦勉先生(James)出席「香港建造新视野」活动,分享房协倡议的「创建宜居.永续共融」的长期愿景,以及在纾缓本港住屋问题方面的各种尝试。

改善民生   提供安身之所

James 说,2023年对房协而言极具意义,因为是该会自1948年成立以来的75周年钻禧纪念,当时亦成为了香港第一个非政府的房屋机构。

房协的宗旨是为基层市民提供可负担的安身之所,其首个发展的出租屋邨是于1952年落成、位于深水埗的「上李屋」,是全港首个公共出租屋邨试验项目。

James 说,房协作为非牟利的独立机构,也肩负「房屋实验室」的角色,以「可持续」、「创新」和「宜居」为原则,一直与政府合作无间,灵活进取地推行不同类型的房屋先导计划,例如参与市区重建、发展夹心阶层住屋计划、资助出售房屋计划,配合市民在不同年代的住屋需求,提供不同类型、可负担的房屋计划。

因应社会变化   提倡跨代共融

James表示房协的最新住屋计划是因应近年人口老化,为中产长者而发展的项目。土地有限,但人口不断老化,房协近年以「综合重建模式」发展居住项目,在同一项目加入照顾不同年龄人士生活需要的元素。

以筲箕湾明华大厦为例,将分三期于2035年完成重建,可提供3,900多个单位,包括出租单位、资助出售房屋单位和600多个「长者安居乐」单位。邨内将设有适合不同年齢住户的康乐设施如健身设施、儿童游乐区、空中花园等,让居民共享安居生活。

James 说,这种「跨代共融」的理念亦延伸至未来其他项目。位于启德发展区的资助出售房屋项目将设有房协辖下最大型的商场,届时每层均会加入跨代共享的设施。

James 说:「不少长者均希望在自己的家安享晚年。为令单位做到『长者友善』,我们早前研究在不同类型单位加入无障碍设计。我们正考虑将设计概念应用在日后规划的资助房屋项目,以适合不同生活能力的长者留在原居单位『居家安老』,省却搬迁之苦。早前更搭建了模拟单位邀请业界参观,交流意见。」

房协亦为辖下屋邨进行复修,去年便耗资一亿港元,以延长屋邨大厦的寿命,从而做到节能减废,提升居民的整体生活质素。James 说:「住屋需求不断增长,为提升建屋量及效率,我们致力实践建筑施工和管理数码化,在建造过程中采用创新技术,例如『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和『建筑讯息模拟』(BIM)技术,一方面缩短施工、提高工地安全和减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团队协作,令项目管理更灵活和更有效率。位于北部都会区的洪水桥项目第一阶段便是其中例子。」

BIM及MiC正正是议会一直以来推动业界采用的科技,两者不单能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可减少物料的虚耗,MiC更能提升工地安全水平。

James 说,房协现正规划及兴建的项目达25个,建屋量是75年来的高峰,而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今后各个工作范畴的大方向。为此,该会成立了跨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小组,有系统地统筹各部门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绩效指标及进度。

小组订有三大策略方针:(一) 「建设可持续居所」:致力营造跨代共融生活环境;(二) 「低碳转型」:制定各项减碳目标和措施,推动香港迈向2050年实现碳中和;(三) 「提升未来适应能力」:将创新理念融入发展和营运。为此,房协与数码港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其位于北部都会区的新办事处成立全港首个房地产科技共享工作室,鼓励年轻科技人才运用创意和科技,开发更多房地产应用方案。

并肩同行  共建更好未来

正如议会主席何安诚所言: 「建造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绿色的宜居环境能为全香港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值得各行各业同心追求。建造界必定会和各界合作,更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策略,例如在建筑行业致力推行『建设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透过减少浪费资源、减少废物和循环再用物料和废物,延长建筑物和各种物料的寿命,最重要是做到减碳。」

诚然,建造业界必须不断紧随时代步伐,以创新理念与政府和各界合作和推行崭新提案。透过群策群力,必定能紧贴市民在不同时代的住屋和发展需要,并肩同行,将香港建设成更宜居宜业的智慧城市。

最后更新:2024-03-21 10: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