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建造業議會(議會)編制的建造業表現報告。此報告的資料已由利比有限公司(利比)驗證,並總結過去13年(2001年至2013年)建造業在生產力、健康與安全、環境、勞動力及解決爭議方面的表現。
於2013年,建築工程投標價格指數達到過往13年以來的最高記錄數字。由2002年起建造工程總值對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及建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以基本價格計算)的百分比一直下降,但在2008年後則持續上升。近年的升幅主要是因為公營工程總值的增加。人均建造工程總值自2009年一直上升,主要是因為公營界別人均建造工程總值的上升,該數字亦錄得過往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每港幣1,000,000元總值建造工程中的地盤工人人數在同時期則持續下跌,但該數目於2013年出現回升。
根據過去13年的記錄,工業意外率的數目逐年遞減,各界別的建造安全持續改善。但同期的致命意外率卻無明顯下降的趨勢。因應《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和《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而發出傳票的情況在2011年以前持續改善,但於2012年及2013年卻錄得顯著回升。總括而言,公營界別於健康與安全方面的表現較私營為佳。
從2001至2012年,建造工程所消耗的物料及能源浮動不定。近年,住宅及商業樓宇的能源用量出現上升趨勢,相反,工業樓宇的能源用量則於2004年起逐漸遞減。此外,自2006年起,建造工程每日產生的建築廢物量亦不斷改善,並於近年維持於一個低水平。
過去數年,工藝及有關人員/非技術人員及其他人員的每月收入中位數較香港就業人士每月收入中位數為低。而經理/行政人員/專業人員/輔助專業人員及建造業的每月收入中位數則較香港就業人士每月收入中位數為高。於2013年,建造業的每月收入中位數較2012年上升12.5%。
現時的註冊工人中僅超過30%為40歲以下。雖然已報讀強制性基本安全訓練課程(綠卡)的40歲以下註冊工人人數百分比大致維持不變,但此歲別的註冊工人人數於過去6年卻一直下降。2007年至2012年間,報讀議會提供的基本工藝、監工技術員課程畢業生的留於建造業發展的比率漸有改善的趨勢,但2013年的留任率則較上一年下降8.8%。
於2003至2009年期間,在高等法庭登記處登記的建造工程法庭案件數目逐漸下降。自2010年錄得回升後,近年再度持續下降,並於2013年錄得過往13年以來的最低數據。於2006年,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處理的建造工程之仲裁案件數目顯著上升,並於2007至2008年期間達至頂峰。但自2009年起,有關案件數目大幅下降。於2011年度所錄得的案件數目較前一年度下降51.9%。 另一方面,由勞工處處理的建造工程之勞資糾紛數目(有關糾紛內涉及多於20位僱員)自2003年起亦持續下降。
表1列出指標的5類範圍、4組類別及2種界別。指標的描述請參閱表2。
表 1 – 指標分類
5類範圍 |
4 組類別 |
2種界別 |
|
|
|
在收集指標的數據期間, 發現所得數據的涵蓋範圍與原來意向存有差異,故需進一步細分指標。表3 列出進一步細分的指標及其描述。
根據已有數據的情況及新數據之收集方案,指標將會分階段發佈。
這份報告展示建造業指標(P3 ~ P7, HS1 ~ HS3, E1 ~ E3, M1 ~ M3, DR1 ~ DR3)於過去13年(2001 ~ 2013)之表現。指標的數據已由利比有限公司驗證。
表2 – 建造業主要表現指標
表 3 – 進一步細分首階段主要表現指標
主要表現指標 | |||
P3 | 建築成本指數 | ||
P3.1 | 建築工程投標價格指數(利比)(4Q 1968=100) | ||
P3.2 | 建築工程投標價格指數(建築署)(1Q 1970 = 100) | ||
P3.3 | 屋宇設備投標價格指數(建築署)(新基本工料清單(2007 年)) | ||
P4 | 建造工程總值對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 ||
P4.1 | 整個建造業 | ||
P4.2 | 土木工程(其他建築物及設施) | ||
P4.3 | 新屋宇工程(樓宇) | ||
P4.4 | 維修、保養、改建及加建工程 | ||
P4.5 | 公營地盤 | ||
P4.6 | 私營地盤 | ||
P4a | 建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以基本價格計算)的百分比 | ||
整個建造業 | |||
P5 | 人均建造工程總值 | ||
P5.1 | 整個建造業 | ||
P5.2 | 土木工程(其他建築物及設施) | ||
P5.3 | 新屋宇工程(樓宇) | ||
P5.4 | 維修、保養、改建及加建工程 | ||
P5.5 | 公營地盤 | ||
P5.6 | 私營地盤 | ||
P6 | 每港幣1,000,000元總值建造工程中的地盤工人人數(建築地盤) | ||
P6.1 | 整個建造業(不包括維修、保養、改建及加建工程) | ||
P6.2 | 土木工程(於土木工程地盤) | ||
P6.3 | 新屋宇工程(於樓宇建築地盤) | ||
P6.4 | 公營地盤 | ||
P6.5 | 私營地盤 | ||
P7 | 每1,000平方米樓面面積的地盤工人人數 | ||
新屋宇工程(於私營地盤) | |||
HS1 | 工業意外數目 / 率(需呈報的每1,000名地盤工人的工業意外事故) | ||
HS1.1 | 整個建造業(數目) | ||
HS1.2 | 新工程(率) | ||
HS1.3 | 維修、保養、改建及加建工程(數目) | ||
HS1.4 | 公營地盤(率) | ||
HS1.5 | 私營地盤(率) | ||
HS2 | 致命意外數目 / 率(每100,000名地盤工人的致命意外事故) | ||
HS2.1 | 整個建造業(數目) | ||
HS2.2 | 新工程(率) | ||
HS2.3 | 維修、保養、改建及加建工程(數目) | ||
HS 2.4 | 公營地盤(率) | ||
HS 2.5 | 私營地盤(率) | ||
HS3 | 每港幣100,000,000元總值的建造工程之傳票定罪數目 | ||
HS3.1 | 整個建造業 | ||
HS3.2 | 新工程 | ||
HS3.3 | 維修、保養、改建及加建工程 | ||
HS3.4 | 公營界別 | ||
HS3.5 | 私營界別 | ||
E1 | 每港幣1,000,000總值建造工程所消耗的物料及能源 | ||
E1.1 | 整個建造業 | ||
E1.2 | 土木工程 | ||
E1.3 | 新屋宇工程 | ||
E2 | 樓宇能源用量 | ||
E2.1 | 住宅樓宇 | ||
E2.2 | 商業樓宇 | ||
E2.3 | 工業樓宇 | ||
E3 | 每港幣1,000,000,000總值建造工程產生的每日建築廢物 (公噸) | ||
E3.1 | 整個建造業 | ||
M1 | 工人工資指數 | ||
整個建造業–就業人士收入中位數 | |||
M2 | 工人年齡分佈指數(40歲以下及以上註冊工人的百分比) | ||
M2.1 | 整個建造業 | ||
M2.2 | 註冊工人(完成強制性基本安全訓練課程(綠卡)) | ||
M3 | 新聘畢業生的留任率 (完成議會提供的基本工藝、監工技術員課程) | ||
整個建造業(新聘畢業生留任率(學員獲聘12個月後仍留在行業發展的百分比)) | |||
DR1 | 建造工程之法庭案件數目 | ||
DR2 | 建造工程之仲裁案件數目 | ||
DR3 | 建造工程之勞資糾紛數目 |
如對本刊物有任何查詢,可與議會秘書處聯絡:
建造業議會總辦事處
九龍觀塘駿業街56號
中海日升中心38樓
電話: (852) 2100 9000
傳真: (852) 2100 9090
電郵: enquiry@cic.hk
網頁: www.cic.hk
本刊物由建造業議會(議會)聯同利比有限公司(利比)攜手編制,旨在匯報特定事宜的結果以供業界參考,但本刊物不構成有關事宜或任何其他事宜的專業意見。儘管議會已盡合理努力以確保本刊物所載列資料均屬準確,惟議會仍鼓勵讀者須在可能的情況下,向其專業顧問尋求適當獨立意見,並且讀者不應將本刊物視作採取任何相關行動之專業意見的替代,亦不應依賴本刊物作所述用途。
最後更新:2019-03-18 17:23:15